“西川就是明公的龙兴之地!”
唔!
一听这话,曹操顿时来了精神。
他心头怦怦直跳,程昱的话极大的提振了他的信心。
再联系董扶的谶言,难不成天命真在他老曹家?
“……呵,安敢望此。”
曹操嘴上说不敢想,但心头却燃起一股从未有过的野心。
这种野心,是在经历过无数挫折后,扭曲产生的。
“好,就舍弃关中,保守西川!”
有了程昱的安慰,曹操重新振作。
眼下他已无心思关心关中如何如何了,只想着保存西川的实力。
于是当即作书回复夏侯惇,其书略曰:
“操白元让:”
“来书已悉,陈、彭之败,非卿之过。”
“胜负兵家常事,何须引咎?”
“今事已至此,当思良策,不必自损。”
“关中之地,虽为形胜,然齐军锋锐,兼有马超为援,恐难久持。”
“西川新定,诸夷未服,若轻调守军,恐生内变。”
“故予意已决:弃关中,保根本。”
“卿可尽收诸军,固守虎牢。”
“此关天下险要,足可阻敌经年。”
“其间,速徙关中之民入蜀,勿使资敌。”
“河南迁民虽怨,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
“纵十迁其一,亦胜全留。”
“一人不遗,寸土不资!”
“大业艰难,望卿勉之。”
“待西川稳固,再图后举。”
“魏公操,手书。”
夏侯惇得到成都方面的最高指使以后,当下心里也有了底。
立马召集诸将,吩咐道:
“魏公已明断,吾等当速行此举。”
“立刻将魏公之令,传于全军。”
“关中不可守,然民不可留。”
“即日起,尽徙百姓入蜀,敢有滞留者,以通敌论处!”
众将肃然领命,唯曹仁心怀担忧,进言道:
“元让,河南迁民未久,民怨未消。”
“今再行此策,恐生大变。”
夏侯惇眉头皱起,他又何尝不知道会有此结果呢?
只是这是曹操的命令,他是不可能违背的。
于是冷然说道:
“子孝,今齐军虎视眈眈,若待其兵临城下,再迁则晚矣!”
“纵使民怨沸腾,亦不可使一人资敌!”
曹仁默然,不再进言。
夏侯惇又唤郭淮到帐前来,肃然道:
“伯济,虎牢乃天下雄关。”
“今予汝精兵两万,务必阻敌于关外,为迁民争取时日。”
夏侯惇此举虽是提携后进,但也将一份最艰难、最冒险的工作丢给了郭淮。
郭淮自知责任之重大,但还是抱拳应诺:
“末将必死守此关,纵齐军百万,亦难越雷池一步!”
夏侯惇颔首,复嘱道:
“切记,不可浪战,只需坚守。”
“待关中民尽迁,汝方可退。”
郭淮眼眸一蹙,但还是慨然说道:
“是,末将明白!”
随后,曹魏集团兵分两路。
一路由郭淮带领残余的精锐部曲,奔赴虎牢关驻守。
一路夏侯惇、曹洪、曹仁等宗室领衔,负责对关中之民进行二次迁徙。
令下之日,关中震动。
魏军挨户驱民,凡不从者,焚其屋舍,断其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