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当关,万夫莫能开。”
“当年讨董关东联军便受阻于此雄关之前,寸步难进。”
众人面面相觑,听李翊这意思,曹魏多半是想要集中资源在虎牢关,为迁民争取时间了。
但虎牢关易守难攻这是天下人公认的。
就连关东联军都未能打破虎牢关,还是董卓主动迁都放弃的。
当然了,当时的原因也是多方面。
盟军内部不团结,冬天补给跟不上。
西凉军战斗力强等等。
但今时不同往日。
看出了众人的担忧,李翊忽然一翻衣袂:
“诸公勿忧,今日之势与当年不同。”
“我军有十胜,而曹魏有十败。”
关羽丹凤眼微睁,“关某愿闻其详。”
刘备也是身子微微前倾,竖耳倾听。
“昔诸侯伐董,各怀私心。”
“今王师征伐,上下一德。”
“袁绍辈谋不及远,而大王运筹帷幄,此天道在人,岂在险关?”
“此道胜也。”
“董卓据西凉虎狼之师,曹操丧河南精锐之众。”
“彼以残兵守险,我以全盛攻坚锐,此消彼长,虽有关隘何足恃?”
“此势胜也。”
“当年群雄只知蚁附攻城,今我军可由马超出奇兵渡河,绕袭敌后,使贼党腹背受敌。”
“孙子云,‘以正合,以奇胜’,乃万全之策也。”
“此谋胜也。”
“曹操迁民如驱犬豕,百姓衔恨。”
“大王仁德布于四海,黔首翘首。”
“得民心者得天下,岂在坚城高垒?”
“此民胜也。”
“昔诸侯粮尽自溃,今我军仓廪充实。”
“彼迁民未半,我兵锋已至。”
“真可谓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此时胜也。”
“昔吕布骁勇冠世,而今魏无长将。”
“我军云长乃万人之敌,益德熊虎之臣。”
“以我之锐,击彼之惰,破关必矣!”
“此将胜也。”
“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大王奉汉室以讨不臣。”
“彼为汉贼,我为忠良,大义所在,三军效死。”
“此义胜也。”
“魏政尚刑名,民畏威而不怀德。”
“齐法明赏罚,士感恩而乐效命。”
“以治击乱,胜负已判。”
“此治胜也。”
“曹操用人,唯亲是举,门下皆姓夏侯曹。”
“而大王取士,量才而授,白身黔首皆能进取。”
“彼拘于门户,我尽收英才。”
“此度胜也。”
“曹操多疑,将士离心。”
“大王推诚,众志成城。以明对暗,如日融霜。”
“此明胜也。”
“有此十胜,诸公还怕破不了一个小小的虎牢关么?”
李翊洋洋洒洒地提出了自己的十胜十败论。
(据悉,后世在提到十胜十败论时,首先想到的是李翊,而非郭嘉)
“善!”
刘备大悦,站起身来,“寡人有此十胜,何愁曹贼不破。”
陈登则冷静地问道,“丞相的意思是,要不不计代价强攻虎牢?”
李翊冷笑摇头:“非也,还须分兵才行。”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机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