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士齐声高呼。
“必胜!必胜!”
曹操甚至把积攒多年的老底——虎豹骑,也全部压上。
反正于他而言,输了汉中就输了整个天下。
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放手一搏吧!
曹操身着玄甲,立于点将台上,声如洪钟:
“曹休、曹洪、曹真听令!”
三将齐步上前:“末将在!”
“尔等率三万精兵,取道武都。”
曹操手指西北,“将氐人尽数迁往梓潼,一粒粮食也不许留给刘备!”
曹洪抱拳,“若遇抵抗?”
曹操眼中寒光一闪,“杀无赦!”
三国战事中,万变不离其宗的永远是“百姓”、“人口”。
曹操非常清楚人口资源的重要性,所以不论是历史上的他还是本位面的他都是一个“迁民”狂魔。
不过也别觉得迁民就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
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同样巨大。
第一,只要是大规模迁民,那通常就等于是随机枪毙。
大量的人口会死在路上。
第二,强制移民会带来大量的迁入地民怨。
迁入地的百姓肯定会怨声载道,觉得外来户进来会抢占他们的生存空间。
难民涌入,搁现代的政府都会挠头的问题,何况古代?
更别提还有方言、习惯、约定俗成的规矩很多多需要磨合了。
多了几万张怨声载道的嘴,不是吃就是埋怨。
没有哪个迁入地的百姓受得了的。
所以,曹操对此次武都迁民的计划非常重视。
直接派出了三位宗室大臣,曹真、曹休、曹洪。
临走之时,曹操又私下里对曹休说道:
“汝虽参军,其实帅也。”
意思是,你曹休虽是这一路军的参军,但其实就是这支军队的主帅。
你洪伯伯其实是陪你去,给你打辅助的。
因为随着曹操年纪的增长,他已经开始有意地培养下一代将领了。
曹真、曹休、曹彰都是年轻一辈中的将才。
武都主要居住的氐人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骁勇不畏死,头脑又简单。
曹操非常怕他们被刘备收服,转过来攻打自己。
毕竟武都就毗邻于汉中,此地氐人被策反,就太恶心自己了。
武都方面安排完之后,曹操又谓众将道:
“汉中乃益州咽喉,而阳平关乃汉中门户,孤当亲往镇之。”
寒风呼啸中,两支大军同时自成都出发。
西路军曹休、曹洪、曹真。
共计三万人(含役夫)
战略目标是抵达武都,强制迁民。
焚烧氐人村落,驱赶百姓到梓潼去。
北路军曹操、曹仁、夏侯惇。
共计七万人(含役夫)
战略目标是据守阳平关,保住汉中,拖死刘备,逼迫他撤军。
秦岭的雪峰默默注视着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决战。
曹操引大军行至白水关。
时值岁寒,士卒冻馁,怨声渐起。
是夜,曹公密召曹仁、程昱入帐,取古剑一柄示之。
“此乃高祖斩蟒之剑,吾少年时于谯水畔所得。”
剑身锈迹斑驳,唯“当兴”二字依稀可辨。
曹仁正欲询问,他怎么不记得曹操少时得了这么一口宝剑。
程昱却连忙出声打断:
“魏公欲令我等何为?”
曹操将古剑递给曹仁,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