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41章 李翊出任内阁首相

第341章 李翊出任内阁首相(2 / 8)

诸葛亮当时的实力是,“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真正意义上的蜀汉第一人。

如果诸葛亮想,他是真的具备取代刘禅的实力。

所以刘禅他可以信任诸葛亮,但绝不会对后继者也如此信任。

继任者蒋琬至少勉强还能够开府,后来的费祎、姜维连开府的资格都被取消了。

足以见,权力极大的丞相是很难长期存在,且被后来的帝王所接受的。

刘禅尚且能够想明白这个问题,刘备又如何想不到?

但刘备刚刚建立新朝,大臣们都期待着奖赏,期待着公司上市后的股份分红。

咱兄弟为刘总你出生入死,刘总不能亏待兄弟不是?

政治是最讲脸面的游戏。

刘备知道,他越是对李翊这个第一功臣好。

就越能够安抚手下人。

现在,有有心之人弹劾李翊,想拆分李翊的相权与军权。

该轮到刘备帮助李翊了。

保留李翊的权力,不仅是刘备对李翊的补偿,也是希望借他之力,压制住手下那帮创业的老兄弟。

即便强如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也足足封了七个异姓王出来。

但这些异姓王时间长了,他们的后世子孙又如何能够保证对汉朝的忠心呢?

所以张良选择了归隐修仙,萧何选择了侵田自污。

而没有二人聪明,两度拜相的周勃,最后只能自嘲说:

“吾尝将百万军,然安知狱吏之贵乎?”

如果没有李翊主动做出的牺牲,刘备大概率也要迫于压力,封一帮异姓王出来。

到时候这帮诸侯王跨州连郡,手中又握有重兵。

这对于汉朝的稳固统治是很大的障碍,迟早也会成为心腹之患。

眼下,摆在君臣二人面前的一个新的问题——

如何解决丞相权力过大的问题。

刘备暂时不会收回李翊的权力,至少他这一代不会。

但两人都已不再年少,必须得替将来考虑。

“陛下,可还记得臣适才提出的内阁制度吗?”

李翊再次将内阁制搬出来。

他的内阁制不同于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内阁制。

是完全根据本时代的生产力、人口基础,甚至是皇权与相权关系而改良制定的。

“正如臣方才所言,首相统摄军政大权,可调动全国军队。”

“此正臣之所为也。”

言外之意,李翊搞出来的内阁首相,跟他现在的权力没多大区别。

首相拥有的权力,李翊现在就有。

首相没有的权力,李翊也有。

与其说是李翊建立了内阁,不如说是他主动将自己的权力分给了内阁。

平时的议案提案,都不过是他的一言堂罢了。

但现在,首相还需要跟阁员商议讨论。

而皇帝也能直接仲裁内阁提议。

这是李翊主动在削自己的权。

“丞相,内阁制无法长存。”

刘备终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道理很简单,只要李翊想,刘备点头。

内阁的确能建成,并且行政效率绝对远超原来的三公九卿。

但是,等刘备、李翊这两个老东西相继走后。

内阁制度,百分百会出问题。

因为李翊规划的内阁制度,其权力来源本质上是刘备与李翊的主动放权。

刘备身为皇帝,牺牲了自己一部分的权力。

李翊身为汉朝的二把手,则主动将自己的权力拆成了数份。

后来的皇帝,后来的继任者。

是否还能做到刘备、李翊这样的鱼水之情?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如何能够没有绝对权力?

臣子们又该如何在皇帝与首相之间做出取舍?

李翊整肃衣冠,趋前一步,沉声道:

“陛下容禀。”

“若定首相之制,可先制其权限。”

“其任免之权,任交由陛下。”

“如此一来,内阁首相便仍受制于皇家。”

他忽撩袍跪地,玉带扣碰在青砖上铮然作响。

“臣敢问陛下,这般首相,可还能够威胁到皇权?”

“威胁到皇朝后世子孙?”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