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万一有人私铸钱币,以此牟取暴利。”
“为之何?”
此前说过,这种一钱当十钱的作法,本质上就是政府对百姓的一种剥削。
但钱也并不是只有官老爷能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绝对会有人冒险去私铸钱币。
毕竟景元币与五铢钱的成本是一样的,但前者的面值却比后者高了足足十倍!
这也是金属货币的弊端。
金属货币的防伪的唯一标志就是重量单位。
如果打破这个单位,民间必然会大量出现私铸铜币的现象。
“文和先生,请随本相一同进宫面圣。”
贾诩毕竟是上了年纪的增长,在称呼上李翊还是比较尊敬他的。
贾诩提到的问题,李翊也想到了。
所以他让贾诩跟自己一起去见刘备。
殿内,烛火摇曳。
李翊与贾诩肃立阶下,案上摆着新铸的“景元通宝”与几枚锈蚀的旧钱。
刘备拈起一枚新钱,在掌中掂了掂:
“……子玉啊,此钱比之旧五铢重量无二,似乎还稍轻些?”
李翊拱手。说道:
“陛下明鉴,新钱虽轻,但铜锡比例严控,不易磨损。”
“且旧钱剪边、私铸成风。”
“轻如榆荚,百姓苦之久矣。”
刘备眉头微蹙:
“改革钱法,百姓可会怨怼?”
李翊淡然一笑:
“陛下,百姓所求,不过温饱。”
“只要米缸有粮,身上有衣,纵有怨言,也不过茶余饭后几句牢骚。”
“若朝廷不夺其生计,谁愿冒杀头之险揭竿而起?”
李翊的观点也很明确。
百姓们只要饿不死,是不会随便造反的。
所以在货币政策上,官府是可以采取强硬措施的。
即便招来怨怼,那也是可以接受的。
“只是此物不比旧五铢值钱多少,面值却是其十倍。”
“只恐发行之后,民间私铸猖獗。”
尽管李翊设计的景元钱,工艺比原来的剪边要复杂许多。
但依然不妨碍民间私铸。
“陛下圣明,适才文和老先生也提到了此事。”
话落,李翊看向贾诩,说道:
“适才先生既然提到了民间私铸行为,那必然有应对之策。”
“请试为陛下言之。”
贾诩拱手一揖,谦让道:
“诩智谋短浅,岂敢在首相面前向陛下献策?”
“还是请首相出谋划策罢。”
李翊笑道:
“文和先生休得过谦,在陛下面前无需掩饰。”
“有何良策,大可直言无妨!”
刘备也出声说道:
“朕知文和胸有韬略,今既为监相,不可畏险怕难。”
刘备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贾诩自然也不好继续谦让。
当即给出了自己的意见方针。
“臣以为,可于各州设‘钱法司’。”
“每季巡查冶坊、市集。”
“凡私铸者——”
他声音一冷,“主犯腰斩,从犯流放交州,家产尽没。”
“邻里有私铸不报者,十户连坐,罚徭役三月。”
“举报者赏钱五千!”
“旧钱须设置限期兑换,逾期仍有私藏旧币、熔铸器物者。”
“以通敌论,斩立决!”
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