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于是变相架空二兄弟的权力,加强了对本地的控制。
后来孟达背叛蜀汉投靠曹魏,曹丕待之甚厚。
但却并未剥夺孟达在上庸的权力。
因为孟达是主动投过去的,曹丕怕派人接管,会把孟达逼走。
所以宁愿让他成为一个半独立的诸侯。
因为孟达带着东三郡背叛,对蜀汉来说是一个打击。
我虽然得不到东三郡,但蜀汉也没了。
所以我可以不拿,只要你别拿就可以了。
这便是曹丕的态度。
经过一番思想挣扎,兄弟二人到底是没能顶住永镇上庸的诱惑。
决定投靠曹魏。
他们致书回信给曹仁,表明了自己愿意合作的态度。
曹仁得信大喜,立马回信。
说张郃已调动宛、洛之兵,不日将至。
所以他也会立马发汉中之兵过来协防,十天便到。
这期间,请申氏兄弟务必加强防务。
其书略曰:
“申将军明鉴:”
“得悉二位深明大义,归顺魏王,仁甚慰之。”
“今已调集汉中精兵,星夜兼程,十日之内,必至上庸。”
“张郃虽欲动宛、洛之军,然其路途遥远,纵使急行,亦难先至。”
“二位但请稳守城池,待我大军一到。”
“内外夹击,必使刘备之谋不成!”
“魏王已表奏天子,封二位为列侯。”
“世镇东三郡,望勿疑虑。”
申耽览毕,将竹简缓缓合上,脸上浮现出一丝释然之色。
他看向身旁的申仪,道:
“曹将军既已应允,十日之内,汉中援军必至。”
“张郃虽欲动宛、洛之兵,然其军未发,岂能先至?”
申仪也松了一口气,抚掌笑道:
“既然汉中援军十日便至,那我等无忧矣。”
“刘备用张郃为将,听说到现在都还在选派将领。”
“从洛阳到上庸,少说十五日路程。”
“等汉军到时,曹仁将军的援军早就到了。”
“我等无忧矣。”
兄弟二人相视而笑,心中大定。
申耽遂下令加固城防,多备滚木礌石。
又遣斥候探查四方,以防汉军突袭。
有了如此准备,两兄弟再无了顾忌。
话分两头,
时值春雨连绵,泥泞的山道上,一支军队正艰难前行。
马蹄深陷泥中,甲胄湿透。
士卒们面色疲惫,却仍咬牙赶路。
队伍最前方,一员老将身披铁甲,目光如炬。
正是汉朝名将——张郃。
“快!再快些!”
张郃厉声喝道,声音穿透雨幕,“上庸若有变,我军迟至一日,则大势去矣!”
军中两名年轻将领,关兴、张苞策马赶上,面露忧色。
关兴抱拳道:
“张将军,将士们连日急行,困顿不堪,可否稍作休整?”
张郃眉头紧锁,沉声道:
“兴公子,苞公子,此行非比寻常。”
“申耽、申仪素来反复,近日我遣使安抚,竟皆遭冷遇。”
“吾恐二人已暗投曹魏,若待其汉中援军至,则东三郡必失!”
“届时再想取,便难了。”
张苞擦去脸上雨水,咬牙道:
“然春雨连绵,道路泥泞,人马皆疲。”
“如此强行军,恐将士难支……”
张郃目光一凛,忽而扬鞭指向远方,喝道:
“汝二人之父,关云长、张益德,皆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何等英雄!”
“今汝等年少,岂可因区区风雨而退缩?”
关兴、张苞闻言,胸膛一热,羞愧难当。
关兴握紧长刀,朗声道:
“张将军教训得是!兴岂敢辱没家父威名?”
张苞亦挺直腰背,高声道:
“既为国家效力,纵使刀山火海,亦当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