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雪纷飞,覆盖了洛阳城的金瓦朱墙。
“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朕今日方悟高祖之不易。”
刘备一直对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功臣的行为嗤之以鼻。
这些人都是因“造反”之罪名,兵败被杀的。
可刘备总是在想,
高祖皇帝那么一个有人格魅力的人物,能让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等一众英杰死心塌地的追随他。
怎么到后面,一个个创业的老兄弟就造反了呢?
这种事情放在刘备身上,他是想都不敢想的。
直到一个个异姓王相继被刘邦杀掉,然后立下“非刘不王”的白马盟誓后。
刘备渐渐地明白,这便是皇权吧。
只有真正做到皇帝之位,才能明白这其中的心酸。
夜色降低,宫灯次第亮起。
将天子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
时值腊月廿九。
洛阳城银装素裹。
相府内张灯结彩,仆役们正忙着悬挂桃符、清扫庭院。
厨房里飘出蒸饼与腊肉的香气,侍女们端着漆盘来回穿梭,为即将到来的除夕夜宴做准备。
李翊刚踏入府门,便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夫君回来了!”
袁莹身着杏红色曲裾,发髻上簪着金步摇,像只欢快的蝴蝶般迎了上来。
她身后跟着两个孩子——
李治已长成翩翩少年,三子李安还是个顽皮的孩童,正偷偷拽着兄长的衣角。
“父亲。”
李治恭敬行礼,他比之去年,眉宇间又多了几分沉稳。
李翊伸手摸了摸幼子李安的头,笑道:
“安儿又长高了。”
这时,麋贞从廊下缓步而来。
她身着素色深衣,发髻简单挽起,只插一支白玉簪,端庄大方。
“夫君辛苦了。”
她温婉一笑,眼角的细纹透着岁月的温柔。
“桃红已备好热汤,先去沐浴更衣吧。”
“父亲!”
一个清脆的童声传来,九岁的李仪蹦蹦跳跳地跑来,身后跟着她的母亲甄宓。
甄宓身披淡紫色大氅,发间珠翠轻摇,步履优雅如莲。
“仪儿慢些。”
甄宓轻声唤道,眼中满是宠溺。
最后一个出现的是吕玲绮。
她着一身劲装,腰间还佩着短剑,英气逼人。
五岁的李泰被她单手抱在怀中,正兴奋地挥舞着小木剑。
“夫君,今日朝会可有新鲜事?”
吕玲绮爽朗地问道,将儿子放下。
李泰立刻扑向父亲,被李翊一把抱起。
“先进屋再说。”
李翊环视众妻儿,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
夜幕降临,相府正厅内灯火通明。
食案上摆满了佳肴——
蒸羊羔、炙鹿肉、鱼脍、韭卵、腌菹。
还有应景的椒柏酒和五辛盘。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治儿,给弟弟们分饼。”
麋贞轻声吩咐道。
虽非亲生,但李治对这位养母十分敬重,立刻照办。
李平则坐在麋贞身侧,不时为她布菜。
酒过三巡,甄宓抚琴一曲《鹿鸣》,清越的琴音在厅内回荡。
袁莹忍不住随着节拍轻轻哼唱,吕玲绮则击筑相和。
孩子们睁大眼睛听着,连最调皮的李泰也安静下来。
曲毕,众人鼓掌称赞。
李翊却只是勉强一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细心的麋贞察觉异样,柔声问道:
“夫君似有心事?”
“今日乃除夕佳节,何故闷闷不乐?”
李翊放下酒杯,轻叹一声:
“非是故意扫兴。”
“只是过完年,为夫需陪陛下去一趟河南巡县,恐要离家数日。”
袁莹闻言撅起小嘴:
“又要出门?”
“去年中秋夫君便因军务未能归家,今岁新春才过便要远行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