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是顺应天命,不敢独贪这参天之功。”
言罢,举杯轻啜一口葡萄酒。
李翊见话题已近正事,便顺势言道:
“陛下圣明,臣今日觐见,正为商讨伐吴事宜。”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奏章,双手呈上。
“益州密报,曹魏境内南蛮复叛,攻占键为、朱提数郡。”
“曹丕调兵遣将,疲于应付,短期内无力北望。”
刘备接过奏章,却未立即展开,而是放在案几一角,淡淡道:
“南蛮反叛之时,朝中早有计较,南中叛得倒也快。”
“子玉之意是?”
李翊深吸一口气,直言道:
“臣以为,此乃天赐良机。”
“魏国既困于南蛮,吴国孤立无援。”
“我大汉正当兴兵伐吴,一举平定东南!”
亭中一时寂静,唯有风吹花瓣落地的细微声响。
刘备凝视着杯中酒液,良久方道:
“子玉啊,朕知你心系天下,然河南初定,民生尚需休养。”
“此时兴兵,恐非良策。”
“陛下此前巡行河南之时,也看到了那里的民生。”
李翊拱手道,“虽仍不及当年之盛,但已基本复了旧观。”
“国家的军粮储备还算充足。”
“且我军养精蓄锐多年,将士求战心切。”
“若错失此机,待魏国平定南蛮,吴魏再结盟好,则我大汉又将陷入两面受敌之境。”
“岂不闻古人云,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刘备闻言,站起身来。
走到一株盛开的梨花前,轻抚花瓣。
“花开花落,人生几何?”
“朕若能在有生之年见天下归一,倒不失在人间走一遭。”
“只是有些事,即便是子玉你也不会明白的。”
李翊亦起身,深深一揖:
“陛下,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今曹魏内乱,吴国势孤,乃天赐良机。”
“今日失之,悔之无穷矣。”
刘备转过身来,凝视李翊良久,忽然笑道:
“子玉啊子玉,世人皆道朕固执倔强。”
“现在看来,你比朕固执的多。”
他走回案几前,拿起那杯未饮尽的葡萄酒,一饮而尽。
“好!子玉今日三番五次来谏朕,朕若再不允。”
“倒显得朕不纳忠言了。”
“明日早朝,便与众卿商议伐吴之事吧。”
李翊长舒一口气,道:
“既如此,臣这便下去准备相关事宜。”
刘备扶起李翊,温言道:
“不急。”
“今日春光正好,陪朕再饮几杯。”
李翊从之,坐下陪刘备简单喝了几杯。
……
次日,早朝。
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刘
“众卿可有本奏?”
刘备声音平静,目光扫过群臣。
李翊手持玉笏,稳步出列:
“臣有本奏。”
刘备微微颔首,“讲。”
李翊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
“昨日臣与陛下议及伐吴之事。”
“今曹魏困于南蛮,吴国孤立无援,实乃天赐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