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德!”
关羽连忙将之按住,厉声喝止。
“御前不可失仪!!”
刘备面色骤沉,沉声对关羽说道:
“云长,先带益德下去醒醒酒。”
又对赵云道,“子龙也且退下,朕与李相要单独叙话。”
待众人退出,殿内唯余更漏滴答。
刘备起身踱至窗前,望着檐角悬月。
他卸下帝王威仪,忽然换了称呼:
“……子玉啊,这里没有外人了,只有你我君臣二人。”
刘备忽然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李翊。
“朕跟你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
李翊正襟危坐的姿势微微一松,连忙起身行礼。
“臣聆听圣训。”
“免礼。”
刘备摆摆手,示意他坐下。
“说实在的,朕今年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快满六十了。”
“到了朕这个年岁,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陛下!”
李翊声音微颤,“陛下春秋正盛,必能享寿无疆。”
刘备闻言大笑,笑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子玉啊,你我相交二十多年,何必说这些恭维之话?”
他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朕又岂会不知,这世间安有万寿无疆之人?”
李翊默然。
他望着眼前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乱世枭雄,如今虽登九五之尊,眉宇间却添了几分疲惫。
“益德说的话,倒也不全错。”
刘备踱步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辰。
“自当了皇帝后,朕便觉得很多事,都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做。”
“作为天下共主,朕做任何事都要小心翼翼。”
“得到的越多,顾虑地也就越多。”
“朕的精力的确不如以前那般旺盛了,很多事想做,却也有心无力。”
“朕所盼的,就是趁着还有劲儿,把一些该做的事情给做了。”
李翊竖耳聆听,斟酌着词句说道:
“陛下肩负天下重任,自然要三思而行。”
“此乃明君之道。”
“明君?呵呵。”
刘备苦笑道:
“朕手下的臣子,他们既是我的助手,也是我的兄弟朋友。”
“他们都指着朕吃饭,朕是绝不会亏待兄弟的。”
“想必爱卿比朕更清楚这一点。”
“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可朕却想着既要又要,明明有些事做了会更好,可朕却不忍去做。”
李翊听出话中有话,试探道:
“陛下可是为伐吴之事忧心?”
“爱卿果然懂朕。”
刘备转身,眼中精光一闪。
“想必你也看出来了,朝中那些反对伐吴的人。”
“就是怕新贵们上来顶替他们的位置。”
“不论是伐吴也好,亦或者灭魏也好,这都不是军事问题。”
“朕也不觉得吴逆魏贼,仍有实力与天朝抗衡。”
“只是……朕身为一国之君,万民之主,需要会其他事情考虑。”
刘备神色一滞,又是一声长叹
“阿斗这孩子性格仁厚善良,他若是上位了,那朕非常担心他压不住手下那帮大臣。”
李翊点头。
刘禅今年十七岁,虽经名师教导,但性格过于温顺,缺乏其父的枭雄之气。
“……白日你也瞧见了。”
“朕虽未表态,但朝中反对之声极多,刘禅又不像朕年轻时经过什么大风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