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两家联姻,恐朝中物议。”
毫不夸张的说,除陈家、李家乐见两家婚事结成外。
其他人绝对不愿意看到两家联合。
一旦这婚事当真成了,
那么朝中弹劾两家的折子,每天都得堆积如山。
内容李翊都能够想到,
李家专横朝野,陈家在江南拥兵自重,欲要联合李家造反之类的巴拉巴拉。
而最令人感到操蛋的是,
对于政治人物来说,你是不是真的造反不重要。
重要的是别人认为,尤其是天子认为你造反。
那你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李翊向来爱惜自己的羽毛,
这种将自己家族推上风口浪尖的事,他是不会做的。
思来想去,还是君臣之间主动坦白的好。
如果什么话也不说,反而会加剧矛盾。
凡事,只要肯沟通,很多复杂的问题其实都能够迎刃而解。
至少李翊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子玉啊子玉,你这是要朕替你拿个主意么?”
“不过卿三更时分来主动找朕,肯定心中已有计较。”
“朕倒是想先听听你自己的看法。”
“今夜云长将军亦登门议亲。”
李翊缓声道,“欲以其家中三女银屏许配给犬子。”
刘备闻言喜形于色:
“云长虎女配卿家麟儿,岂非天作之合?”
话落,忽又觉失态,忙敛容问道:
“不知卿意下如何?”
虽然刘备那流露出的一丝喜悦,很快被他掩盖了过去。
但李翊还是察觉到了,
显然刘备自己是希望关李两家能够联姻的。
理由主要有两个,
第一,
关羽与李翊都是懂得分寸的人,知道进退。
关羽是单纯跟士大夫处不来,家族势力虽强,却很难变成像袁氏那种顶级世家大族。
而李翊则是十分聪明,知道轻重缓急。
就像他今晚主动上交陈登的书信,刘备便没有理由怀疑他。
像这样一个聪明的人,他一定能为自己的家族安排一条最好的康庄大道。
倒是关羽这性子,快六十的人了,还这么任性。
刘备很怕以后关羽的后代会因跟自己的后代逐渐疏远,从而招来不必要的横祸。
若其能跟李家联合,对关家也算是一件美事。
所以这其实是为了保护关家。
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量了。
此前说过,
捍卫皇权的三条大腿,分别是宦官、外戚、宗室。
历史上,除了曹丕这个奇葩同时砍掉三条大腿外,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或多或少有这么一条大腿。
而能够同时将三条大腿玩转的皇帝,那他的能力肯定非常强。
因为三条大腿之间,刚好可以形成制衡。
越是制衡,皇权便越是稳固。
权力也就越集中。
事实上,权力的集中是有利于统治地方的。
关家严格意义上讲,可以算是老刘的宗室。
而李家毫无疑问是外戚。
李治与太子刘禅的母亲都系出袁氏。
最后宦官,本就是历代皇帝的标配。
有了这三驾马车拉动,刘备还会怕他老刘家的江山不稳固吗?
“其实关于关李两家联姻之事,臣也不敢专擅,伏惟陛下圣裁。”
殿中一时寂静,唯闻更漏声声。
刘备起身踱至窗前,望着檐角残月,忽然问道:
“子玉啊,你说这瓜子……”
他拈起一颗,“是带壳吃好,还是剥了吃妙?”
李翊会意,顺势答道:
“带壳则嫌其涩,剥壳又恐伤仁。”
“故全凭陛下圣断,陛下说如何吃,就如何吃。”
刘备转身,目光灼灼:
“既如此,朕看关李之姻甚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