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军箭如雨下,驾船士卒纷纷中箭落水。
兀突骨恐伤司马懿,竟以身挡箭!
司马懿大惊,急呼:
“郎儿,避箭!”
谁知这兀突骨身长丈二,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浑身生有鳞甲,刀箭难入!
马超虽箭无虚发,却伤不得他分毫。
船在急流中旋转不定,兀突骨双腿夹舵。
一手撑篙,一手护住司马懿,竟稳住了船身!
吴懿在南山之上,见马超追司马懿甚急。
恐其有失,急中生智,下令将营中牛马尽数驱出。
漫山遍野,皆是牲畜。
西凉兵见状,纷纷争抢牛马,无心追赶。
马超厉声喝止,却无人听从。
只得眼睁睁看着司马懿渡河逃脱,懊悔不已。
兀突骨抵北岸后,当即凿沉船筏,断马超追路。
魏军诸将赶来接应,见司马懿安然无恙,皆大喜。
司马懿下马查看兀突骨伤势,见其毫发无损,惊叹道:
“久闻南中多奇士,足下真乃天神也!”
遂重赏兀突骨,加封其为“南中虎威将军”,赐金甲一副。
司马懿渡河脱险后,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他环视帐中诸将,沉声道:
“马超骁勇,不可力敌,当以智取。”
遂下令道:
“诸将各分头循河筑起甬道,暂为寨脚。”
“贼若来攻,陈兵于甬道外,内虚立旌旗以为疑兵。”
“更沿河掘下壕堑,虚土掩盖。”
“待西凉兵至,诱其入陷,便可击之!”
又叮嘱王平道:
“王平可率弓弩手埋伏两侧,待其陷落,万箭齐发!”
众人各自领命去了。
却说马超回营,对李严叹道:
“几乎擒住司马懿!可惜被一悍将救走,不知是何人。”
李严捋须道:
“吾闻司马懿南征时,选精壮蛮兵为帐前侍卫,号‘无当飞军’,以洞主兀突骨统领。”
“此人身材魁伟,不食五谷,以生蛇恶兽为食,身披鳞甲,刀箭难入。”
“其麾下更有藤甲军,皆悍勇之士,不可轻敌。”
马超皱眉道:
“……吾亦久闻其名。”
“今司马懿已渡河北去,意在断我关中与关西之连,当速击之。”
李严起身道:
“将军可守寨,吾引军循河击之!”
马超沉思片刻,道:
“既如此,吾令庞德为先锋,随李凉州同往。”
次日,李严与庞德率军三万抵渭南。
魏军依计在甬道两侧设伏。
庞德率铁骑千余先行,忽听一声梆子响,连人带马落入陷坑。
庞德大喝一声,纵身跃出,手起刀落。
连斩数名魏兵,步行杀出重围。
此时李严已被魏军团团围住。
庞德见状,夺过敌将朱永战马,冲入敌阵。
一刀斩朱永于马下,杀出血路救出李严。
二人正欲撤退,忽见马超率军来援,大败魏兵,救回大半军马。
日暮收兵,清点损失,折了程银、张横二将,陷坑中死者二百余人。
马超对李严道:
“若容司马懿立稳营寨,后患无穷。”
“不若今夜劫营!”
李严点头:
“当分兵前后接应。”
于是马超自为前部,令庞德、马岱为后应,趁夜袭营。
司马懿早料此计,对诸将道:
“……贼必来劫营。”
“可四散伏兵,虚设中军。”
“待其入彀,一鼓可擒!”
当夜,马超先遣成宜率三十骑探路。
成宜见魏营空虚,直入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