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耕牛珍贵,难以足数。”
“何至于连足够的羊只都凑不齐?莫非其中有何隐情?”
麋竺苦笑一声,拱手解释道:
“陛下明察秋毫。”
“然……然京城中消费羊肉者,多为权贵富户、官宦之家。”
“自……自相爷推广那‘饺子’之食后,冬日食羊之风更盛。”
“民间羊只,多集中于彼辈手中。”
“或蓄于其庄园,或售于市井奢店,价高而流散。”
“朝廷若骤然征收如此巨量,无异于与民争利,强夺豪取。”
“恐……恐于陛下圣名有损,亦易生事端。”
他话语委婉,却点明了问题的核心——
肉食资源大多流入了富裕阶层,朝廷若强行征调,必触犯各阶层利益。
这也会破坏刘备“仁君圣主”的形象。
刘备听罢,默然片刻。
他自然不愿行此有损声望之事,于是将目光再次投向李翊,语气中带着倚重与期待。
“……子玉,开通与北方互市,引入牛羊,此策本是你力主推行。”
“如今牛羊多散于民间,朝廷反而不易筹措。”
“此事,还需你拿个主意。”
李翊沉吟半晌,方才缓缓开口:
“陛下,子仲所虑,不无道理。”
“强征确非上策。”
“为今之计,唯有双管齐下。”
“其一,即刻行文河北各部刺史。”
“命其无论如何,优先凑集一批牛羊。”
“火速南送,以解燃眉之急。”
“能得多少,便算多少。”
麋竺在一旁补充道:
“然陛下,首相,即便河北尽力,恐也难以凑足所需之半数。”
李翊点头,目光转向另一侧一直静听的左相兼太傅鲁肃:
“子敬,依你之见。”
“这剩余缺口,该当如何填补?”
鲁肃捻须沉思,片刻后道:
“中原既不足,唯有再向塞外求购。”
“只是……”
“近年北地冬寒酷烈,闻说草原之上,牛羊冻毙者甚众。”
“更有一虑……”
他语气转为凝重,“鲜卑首领轲比能,近年来渐露骄狂之态,不复往日恭顺。”
“去岁乃至今岁,已屡次擅自抬价。”
“甚至中断交付,破坏昔日订下的期货条约。”
“向其购羊,恐非易事。”
李翊接口道:
“子敬所言,我亦知晓。”
“轲比能小动作不断,其心叵测。”
“然其部族庞大,牛羊数量仍是诸胡之冠。”
“此前其违约之事,因规模不大,且虑及大局,已被我暂且压下。”
“如今军需紧急,或许可再派能言善辩、熟知胡情之干员。”
“持重金前往交涉,晓以利害,或能购得一批。”
刘备听罢,觉得此策可行,当即拍板:
“既如此,便依子玉之策。”
“先令河北尽力筹措,同时遣使北上,与鲜卑交涉购羊。”
“子玉,你看派何人前往为宜?”
李翊早已思虑妥当,即刻回道:
“臣举荐商部侍郎甄尧。”
“甄侍郎多次经办与北方互市,熟知胡情物价。”
“且为人机敏,善于斡旋,堪当此任。”
“准!”
刘备颔首,“即刻拟旨,令甄尧准备,克日北上!”
“务必尽快将牛羊之事落实,前线将士,等不得太久!”
“臣,遵旨!”
李翊与鲁肃、麋竺一同躬身领命。
旨意迅速传出,一路发往河北,一路发往商部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