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大王善保身体!臣等必尽犬马之劳,以报大王知遇之恩!”
嘱咐既毕,
曹丕令赵俨、曹休、曹真三人暂退,独留司马懿一人在室。
内室烛火摇曳,映得曹丕面色忽明忽暗。
“仲达可知孤为何独留汝一人?”曹丕问。
司马懿垂首答,“臣不知。”
曹命内侍扶起司马懿,一手掩泪,一手执其手。
“孤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
司马懿屏息凝神:
“臣谨听。”
曹丕垂泪泣道:
“刘备将死,李翊已老,吾父辈终其一生未是此二人敌手。”
“吾本欲趁此二贼病老之后,再行北伐大业,奈何将要中道而亡。”
“无法竟先人之功业也。”
“而君尚年轻力壮,有无限可能。”
“吾观刘禅才不及卿十一,卿才十倍于彼。”
“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则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司马懿听毕,汗流浃背,手足无措,泣拜于地: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言讫,叩头流血,额上已现青紫。
曹丕凝视司马懿良久,见他情真意切,方才示意他起身。
随后,命内侍唤世子曹叡近前嘱托。
“汝须记住孤言:”
“孤亡之后,汝当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
曹丕声音渐弱,命曹叡拜司马懿。
曹叡依言下拜,司马懿急忙还礼:
“臣虽肝脑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曹丕颔首,令司马懿退下。
待司马懿身影消失在门外,
内室屏风后忽转出五十名刀斧手,甲胄铿锵,刀光凛冽。
曹叡大惊失色,问道:
“父王!此为何意?”
曹丕勉力抬手,安抚道:
“吾儿勿惊,此非为杀汝。”
他喘息片刻,解释道:
“……方才孤试司马懿耳。”
“若其有异心,允自取成都,则刀斧手出,立毙之。”
“今观其诚,可托付也。”
“然汝须谨记,大权不可旁落,尤不可信蜀人。”
“彼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偶有机会,必卖曹氏。”
“汝当时时鞭策,善加利用,方可保江山无虞。”
曹叡泣拜:
“儿臣谨记。”
曹丕颔首,目光渐散。
忽然,
他挣扎起身,望向北方,大叫一声:
“大业未成,奈何死也!”
声未绝而气已断,手臂颓然落下,双目仍睁而不视。
内室外,司马懿立于廊下。
闻室内哭声骤起,知曹丕已逝。
他仰首望天,见一孤雁南飞,哀鸣不绝于耳。
春寒料峭,风中已带雨意。
宫钟长鸣,声声震彻成都。
司马懿整衣敛容,向着内室方向,深深一揖。
“……臣,领旨。”
他轻声道,目光投向远方烽火未熄的河山。
……
洛阳城,柳絮纷飞。
却传来一则震动天下的消息——魏王曹丕病逝。
刘备闻报,从皇位上霍然起身,仰天大笑:
“苍天有眼!!”
“曹丕既死,继位者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孺子曹叡。”
“看来平定西川只是时间问题,朕无忧矣!”
满朝文武纷纷贺喜,唯有李翊眉头微蹙。
这位开国老臣执笏出列,声音沉稳如钟:
“陛下,曹丕虽死,然魏贼仍割据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