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闯帐哭谏:
“大王!强迁百官,必失人心!三思啊!”
孙权冷面相对:
“子布老矣,不知时事。”
“今若留人在此,明日即为齐军内应。”
遂命禁军“护送”张昭等众回营。
是夜,雨中开拔。
禁军持刃押解,百官拖家带口,踉跄而行。
有官员试图逃跑,皆被捉回,当众鞭笞。
一老臣悲叹:
“不意孙仲谋英雄一世,末路竟如董卓!”
另一人低语:
“噤声!欲招杀身之祸耶?”
雨中行列蜿蜒如长蛇,哭声与风雨声交织。
孙权乘马监押,面色铁青。
吴国太车驾行经其身侧,掀帘叹道:
“吾儿此举,恐失江东最后人心。”
孙权默然良久,答曰: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待他日重振江东,彼等自然明白孤之苦心。”
行至天明,温县城郭在望。
江边船坞果然尚有大小船只数十。
孙权稍露喜色,对阚泽道:
“德润此策大善!”
众人抵达温县,但见城郭巍峨,港口舟楫如云。
温县县令率僚属出城十里相迎,跪拜道:
“臣等恭迎大王驾临!”
孙权扶起县令,温言道:
“卿等守土有功。”
遂命取金帛厚赏温县官员。
入城途中,
但见市井繁华,商铺林立,港口桅杆如林。
俨然东南一大都会。
孙权不禁感叹道:
“孤向重造船之业,不意温县繁华至此!”
由于温县有着天然的良港,加之孙权此前十分重视发展造船业。
便使得地处会稽东南,远离战火的温县,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宴席间,孙权问县令:
“城中存粮几何?”
县令答曰:
“府库存粮可支三月。”
“本地渔民多出海捕鱼,日获鲜鱼数以万斤计。”
孙权沉吟片刻,道:
“取半数存粮,混以鲜鱼,犒賞三军。”
周胤谏曰:
“大王,存糧可備不時之需,尽数犒軍恐……”
孙权摆手道: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策。”
“军心不稳,纵有一座粮山又有何用?”
又密嘱周胤道:
“先饱将士,次及百官,最后才及其家眷。”
周胤心领神会道:
“臣明白,军心为先。”
次日,军中炊烟袅袅,米香鱼鲜之气弥漫全城。
将士们久饥得饱,皆欢呼万岁。
而百官及其家眷所得膳食,虽不及军队丰盛,亦足果腹。
孙权登城巡视,见汉军迟迟未至,温县富庶远超预期,不禁动心。
召张昭、阚泽等议:
“温县城坚粮足,舟楫便利。”
“孤欲暂都于此,卿等以为如何?”
张昭谏曰:
“大王,温县虽富,然距齐军太近。”
“若其大举来攻,恐难久守。”
阚泽却道:
“臣观地势,温县背山面海,确可暂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