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李翊一行人终于返回洛阳。
城门大开,汉帝刘备亲率文武百官出迎。
“臣李翊,奉旨南巡归来,幸不辱命!”
“臣陈登,南征归来,叩见陛下!”
刘备亲自扶起二人,执手叹道:
“子玉南巡辛劳,元龙戍边有功。”
“朕心甚慰!”
话落,又特对陈登说道:
“将军镇守淮南二十余载,今又平定东吴,功在社稷。”
陈登躬身:
“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言功。”
是夜,皇宫大排筵宴。
麒麟殿内灯火辉煌,笙歌鼎沸。
刘备端坐主位,左右分列李翊、陈登。
同时,陆逊等吴国旧臣也在受邀在列。
“今日之宴,一为子玉南巡庆功,二为元龙灭吴贺喜。”
“三么……呵呵,便是为伯言等吴国贤才接风。”
刘备举杯,“愿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
群臣举杯相和:
“陛下圣明!”
宴至酣处,刘备郑重道:
“子玉曾立规制,首相不可独专。”
“今其届期已满,当择贤让位。”
遂转向李翊,“交接大典,便由子玉筹备。”
李翊躬身领旨:
“臣遵命。”
三日后,
首相交接大典于洛阳南宫举行。
内阁阁员悉数到场,朝中大臣齐聚一堂。
更引人注目的是,
河东卫氏、弘农王氏等世家大族皆派代表与会——
这些门阀在当年重建洛阳时,捐人、捐土木,战时捐战略物资。
战后又于重建中捐输巨资。
故特获殊荣参与盛典。
吉时已到,钟鼓齐鸣。
李翊紫袍金带,缓步登台。
陈登绯衣玉冠,紧随其后。
“臣李翊,蒙陛下信重,任首相十载。”
“今届期已满,特此交还相印。”
李翊声音洪亮,响彻大殿。
刘备颔首:
“准奏。”
李翊转向陈登,肃然道:
“元龙将军,今日以江山社稷相托,望勿负圣恩。”
陈登郑重跪接:
“臣陈登,必竭股肱之力,死而后已!”
最庄严的时刻到来。
内侍捧上锦盒,李翊取出其中青玉令——
此乃首相调兵理政之信物,自章武元年时铸造而成。
这也是它的首次传承。
“此令授汝,代天巡狩,抚育万民。”
李翊将青玉令交到陈登手中。
陈登双手高举过顶,郑重接过:
“……臣谨受命!”
“必以苍生为念,以社稷为重!“
刹那间,钟鼓再鸣,百官齐贺:
“恭贺陈相!江山永固!”
河东卫氏代表卫觊出列献礼:
“卫氏谨献玉璧一双,恭贺新相!”
“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弘农王氏代表王濬亦献上贺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