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翊退了,对他们来说肯定是惶恐的,因为失去了一座靠山。
眼见刘备暗示了,众人都抓住这个机会,请求李翊留下。
“……子玉啊。”
苍老的声音从殿门传来。
百官回首,见鲁肃倚着门框气喘吁吁,荀攸则被两名小黄门搀扶着跟在后面。
左相官袍下露出药膏绷带,右相则连进殿都要歇息三次。
鲁肃、荀攸虽贵为左相、右相,但他们已经上了年纪。
近两年又身染沉疴,所以已经是半隐于朝的状态了。
当然了,若按原有历史线来。
其实两人早就已经老死了。
他二人已经比原有时间线,多活了四、五年。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人的工作量没有原历史线那么大。
同时,李翊重视医疗业的发展。
他重用张仲景、华佗两名内外科主治国手,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加上洛阳的重建是李翊主导的,合理的城市规划,也进一步保障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重重buff加起来,使得鲁肃、荀攸二人得以延寿。
比原时间线上多活了数年。
可饶是如此,也避免不了生老病死。
该来的终究会来。
两人已经力不从心,刘备特批二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上不上朝。
而两人同时上朝的情况,近两年已经非常罕见了。
所以今日二人强撑着病体齐来,显然是“蓄谋已久”。
尽管对两人的到来,刘备心里跟明镜似的,但还是佯作不知问道:
“两位爱卿病体沉重,今日何故到此?”
两名老臣须发皆白,犹自强撑病体躬身行礼:
“陛下……老臣闻听子玉欲归隐,特来……特来挽留。”
说着竟剧烈咳嗽起来,素绢帕上渗出点点猩红。
左相鲁肃坐在肩舆上被抬进殿门,声音虽虚弱却清晰:
“肃得以辅佐圣主,全赖当年李相保举。”
“如今四海未定,李相岂能独善其身?”
荀攸亦道:
“……相爷,您常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如今国家初定,您万不能此时便退。”
见气氛烘托到这儿,文武百官齐齐向李翊作揖。
“请李相留下!”
“请李相留下!”
“……”
新任首相陈登见此,也来到李翊面前,说道:
“……子玉,你就留下吧。”
“首相之位可不好当,没有你的支持,愚兄真不知道能不能干得动。”
面对众人的盛情,
李翊仰天长叹,目光掠过殿外漫天柳絮:
“诸君皆要老夫做恋栈之马耶?”
刘备步下丹陛,执起李翊双手,沉声说道:
“还记得建安年间,在郯县,先生出山辅佐朕时,曾言道:
“此身既许社稷,安敢惜残躯?”
天子眼中似有泪光闪动。
“今蜀地未平,江东人心不宁。”
“先生忍弃天下苍生乎?”
刘备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唤李翊一声先生了。
这一声先生喊出,竟勾起他无数回忆。
殿外骤起狂风,吹得殿角铜铃乱响。
李翊望向窗外翻滚的乌云。
“臣……”
老首相撩袍跪地,声音穿透骤起的风雨声。
“愿为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惊雷炸响,暴雨倾盆而下。
百官齐齐拜伏,山呼万岁之声震彻殿宇。
在电光闪烁中,人们看见老相爷斑白的鬓角在风中颤动。
那双已经有老年斑的手却稳稳托起了陈登奉还的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