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吾高估司马懿矣,竟犯此兵家大忌。”
随即召众将议事。
张郃闻讯,慨然请战:
“机会不可失,郃愿为先锋,先破山上之敌!”
诸葛亮暗赞张郃善抓战机,当即准允:
“将军勇猛,正可当此任。”
“然须谨慎,先探虚实。”
是夜,天晴月朗。
汉军直至山下。
张郃引精骑巡哨一周,果见魏军尽屯山上。
寨栅虽严,却孤悬山巅,不由暗笑魏将无知。
巡毕回营,禀报诸葛亮:
“魏将确屯兵山上,自陷绝地。”
“然其布防严密,不可急攻。”
诸葛亮颔首,谓众将道:
“彼据高地,若强攻必损兵折将。”
“不若围而不攻,待其自溃。”
遂使人打听守将姓名。
不多时,探马回报:
“守街亭者,乃魏国驸马夏侯楙也。”
诸葛亮莞尔:
“原是此徒有虚名之辈,乃庸才野鸭耳!”
“司马懿用如此人物,岂不误事乎?”
又问:“街亭左右,别有军否?”
探马答说:
“离山十里,有王平引五千军安营。”
诸葛亮羽扇轻指地图:
“王平乃宿将,知兵善战。”
“若我军攻山,彼必来救。”
遂传令:
“庞德引一军,伏于要道,挡住王平来路。”
“马岱、张郃各引兵围山,先断其汲水道路。”
“待魏兵自乱,乘势击之。”
当夜,调度已定。
次日天明,三路军马悄然而动。
庞德先引兵绕道而去。
张郃、马岱各率大军,漫山遍野围将上来。
夏侯楙在山上望见汉兵旌旗严整,围得水泄不通。
却不惊慌,反大笑谓左右:
“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遂传令诸将:
“但见山顶红旗招动,即四面杀下,教齐军有来无回!”
张郃在山下勒马耀武扬威,高声挑战:
“夏侯驸马!汝既为名将之后,何敢龟缩山上?”
“可敢下山与某一战!”
魏兵皆久闻张郃威名,见其骁勇,尽皆丧胆,无人敢应。
副将张韬谏曰:
“将军,齐军断我水道,军士已渴。”
“不若趁士气未堕,突围与王平将军会合。”
夏侯楙大怒,叱道:
“汝何怯也!吾已布下天罗地网。”
“待齐军攻山,红旗为号。”
“四面齐下,必获全胜!”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
夏侯楙立于山巅,见汉军围而不攻,心下焦躁。
乃挥动红旗,欲令将士冲杀下去。
然军中将士面面相觑,无一人敢动。
皆因畏惧张郃威名,又见汉军阵势严整。
旌旗蔽日,刀枪如林。
夏侯楙见状大怒,厉声喝道: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竟敢违令?”
当即拔剑,斩杀二将。
血溅帅旗,众军惊惧。
副将张韬急谏:
“将军息怒!将士非不敢战,实是……”
话未说完,夏侯楙已瞪目叱道:
“再有敢言退者,斩!”
众军只得勉强整顿,鼓噪下山。
汉军阵中,张郃见魏兵冲下,笑道:
“穷寇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