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自入中原,已知中国人多行诡计。”
“愿依大王号令,我等在前厮杀,大王在后指挥。”
正议间,忽探马来报:
“汉兵在渭水北岸立下营寨。”
兀突骨即差二俘长引两千藤甲军渡河挑战。
马岱依计出迎,战不数合,佯败而走。
蛮兵恐有埋伏,不敢穷追,收兵回营。
兀突骨闻报,颔首道:
“谨慎无大错。”
次日,马岱又于十里外立寨。
蛮兵再渡河来战,马岱略战即走,蛮兵追杀十余里。
见四下无事,遂占了汉寨屯住。
二俘长喜报兀突骨:
“汉军连败,已丧胆矣!”
由于南中蛮人不了解中原的“政治体制”。
故只有魏军高层,称呼汉军为齐军。
蛮兵则把中国人统称为汉人。
对中国来的兵,自然也统称为汉军。
兀突骨亲往察看,果见汉兵弃甲曳兵而走,沿途俱是辎重。
然兀突骨牢记司马懿的叮嘱,仍然保持谨慎态度,下令道:
“逢林莫入,遇谷慎行。”
如是数日,马岱连败七阵,弃五座营寨。
蛮兵节节进逼,已离渭水百余里。
这日,马岱败退至一山谷前。
兀突骨勒马观之,但见谷中林木茂盛,疑有伏兵。
正犹豫间,忽见林中旌旗招展,隐约似有伏兵。
兀突骨令蜀中文人观之,蜀人远望片刻,回报道:
“林中确有旌旗,然不见人影。”
兀突骨大笑曰:
“此必陆逊疑兵之计!汉军已计穷矣!”
遂对众将道:
“我军连日大胜,夺寨斩将,汉兵胆破。”
“今当乘胜追击,一举破敌!”
第一俘谋谏曰:
“大王,司马丞相有言……”
兀突骨打断道:
“司马丞相远在陈仓,安知此地虚实?”
“吾观汉军已溃,正是建功之时!”
遂亲率大军,全力追击。
马岱引着残兵,迤逦退至斜谷前。
但见谷口狭窄,山势险峻。
回首望去,蛮兵漫山遍野而来。
当先一员大将,骑巨象。
戴日月狼须帽,身披金珠缨络。
两肋鳞甲在日光下闪着幽光,正是乌戈国主兀突骨。
兀突骨见汉军,大笑道:
“汉将何不早降!”
声如洪钟,震得山谷回响。
马岱按计策,拍马出战:
“蛮夷安敢犯境!”
战不三合,拨马便走。
兀突骨催象追赶,副将谏曰:
“大王谨防埋伏!”
兀突骨四顾而笑:
“汝等不见此山光秃无木,焉能设伏?”
遂放心追杀。
待蛮兵全部入谷,陆逊在山顶看得分明,手中令旗一挥:
“封谷!”
马岱引军转入蛇谷,依计望白旗处退却。
蛮兵追至谷中,忽见数十辆黑油柜车阻路。
探卒报曰:
“此乃汉军粮车,仓惶弃之而走。”
兀突骨大喜:
“天助我也!速速推进!”
蛮兵争相推车,将至谷口,忽听轰隆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