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08章 鲜卑人傻眼:怎么每一个汉朝都有一个卫青、霍去病?

第408章 鲜卑人傻眼:怎么每一个汉朝都有一个卫青、霍去病?(1 / 9)

时值章武十二年。

北地春来迟,草原上却已有了几分暖意。

冰雪初融,嫩芽破土。

正是训练兵马的好时节。

鲜卑大人轲比能立于高岗之上,远眺部族营帐连绵数里。

心中豪情渐生。

“单于,今年与汉人的期货贸易,又减了三成。”

谋士秃发延上前禀报,手中竹简记录着各部交易数目。

轲比能嘴角微扬:

“……善。汉人以丝绸茶叶为饵,欲控我部经济命脉。”

“今我部能自给自足,何须仰人鼻息?”

“你没瞧见族中那些首领,大量把牛羊交到汉人手里,只换回来几张一文不值的票据。”

“虽然我部确实从中得了汉人不少好处,但却也从此受制于人。”

说到这儿,轲比能嘴角不禁轻轻一抽。

汉朝李翊在北方搞得期货贸易,把轲比能整的头皮发麻。

由于族中大量大酋长的牛羊都交到了汉人手里,使得轲比能想跟汉人翻脸都不敢。

因为一旦翻脸,那抵押在汉人手里的牛羊就要不回来了。

所以族中那些贵族是肯定不会支持自己打仗,跟汉人作对的。

为此,轲比能只能选择逐年减少并限制与汉人之间的贸易。

以慢慢摆脱汉人对部落的经济控制。

“……然边境诸部仍有怨言,谓无汉茶难以度日。”

秃发延有些担忧地说道。

轲比能转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传令下去,凡私与汉人贸易超定额者。”

“斩其右手,没收其全部牲畜!”

秃发延躬身领命,心下暗惊这位单于铁腕。

自轲比能统一上谷以北鲜卑诸部以来,其势日盛。

已不满足于做汉朝附庸。

次日黎明,号角声震草原。

轲比能亲临校场,三万骑兵肃立如林。

鲜卑是继匈奴人之后,在中国北方诞生的又一个强大游牧族。

按史书记载,轲比能所部达十余万众,即:

“比能众遂强盛,控弦十余万骑。”

这里的“控弦”指的是能拉弓射箭的战士。

通常一人配一马或多马,即指代骑兵。

所以,史书记载轲比能在其势力最鼎盛时,拥有超过十万名骑兵。

但值得注意的点是:

“十余万”是总兵力,并非是指常备军。

就好比如今的汉朝,全国的常备军在五十万人左右。

但并不代表汉朝只能动员五十万人。

史书的写作习惯,写谁谁拥百万之众,或者哪个游牧控弦十万。

那都是写他的战争潜力。

即其可能动员出来的军事力量。

而并非是其真的随时都能拉出这么多兵马来。

轲比能所部虽强,但常备兵马,现在也就四五万人左右。

不过这四五万都是骑兵,且是骑射兵。

得益于草原游牧的全民皆兵模式,其机动性极强,善于作战拉扯。

他们平时放牧,战时上马即为战士。

而如今轲比能的势力范围其实也不小:

他统一了鲜卑中部和西部的大部分部落,其势力范围大致在今天的山西、河北北部一直到内蒙古中部一带。

能从如此广阔的地域和人口中征调兵力,达到十万骑兵级别是可信的。

并非完全是史书夸张写法。

而正因为有着如此强大的战争潜力,才让轲比能不甘心一直受制于汉人。

因为在他看来,汉人狡猾。

鲜卑人不论做什么生意,都是赢不了汉人的。

最终,只会被汉人赚走他们的血汗钱。

“昔冒顿单于以鸣镝训士,令出必行,方有漠北霸业。”

轲比能缓声开口,环视众将,沉声说道:

“今我欲效古法,练就铁骑,诸将以为如何?”

大将慕容铁勒拱手曰:

“单于英明!然冒顿之法极其严苛,恐士卒难忍。”

轲比能闻言大笑:

“欲成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传令:闻金鼓而不进者斩,闻号角而不退者斩,阵列不齐者鞭五十!”

训练初日,

轲比能命士卒以木为马,以草为人,习冲锋阵型。

时有百夫长秃发兀术指挥失当,阵型紊乱。

轲比能竟亲自执鞭,当众鞭之五十,血染战袍。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