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贴其上,能听数十步外动静。
魏军地道方挖至半,便被汉军察觉。
灌入沸汤烟火,地道内魏军惨嚎连连。
三日后,
秋雨骤至,道路泥泞。
司马懿心急如焚,亲临阵前督战。
王双见司马懿伞盖显眼,弯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伞骨。
司马懿惊落马下,被众将救起,更加恼怒。
“丞相息怒,”
邓艾劝道,“陈仓险固,郝昭善守,强攻非计。”
“不如分兵袭散关,绕道而进。”
司马懿甩袖怒道:
“吾统十万之众,若连小小陈仓都不能下。”
“何颜回见成都君臣!”
于是,司马懿不顾一切,让魏军继续强攻陈仓。
正当魏兵云梯架上城头,敢死队即将登城之际。
西方忽然尘头大起。
司马懿在高台上远眺,只见一支奇装异服的军队疾驰而来。
旌旗猎猎,竟都是西域诸国的旗号。
“报——丞相!西方杀来一支兵马。”
“看装束似是西域胡人!”
探马仓皇来报。
司马懿拍案惊起:
“甚么?西域兵马?”
“诸葛亮何时调得西域兵来?”
他远望尘头,果见汉军旗号旁杂有鄯善、龟兹、于阗等西域旌旗。
司马懿脸色顿时阴沉。
秦宓在一旁低声道:
“丞相,诸葛亮重开西域商路,设都护府。”
“诸国皆臣服。”
“今突然发兵助战,恐我军人数不济啊。”
他这里说的人数,并非是敌我兵力的悬殊。
诸葛亮带来了西域兵,总共也才两万人马。
一方面,他是要保证秋收果实。
另一方面,这也是为了最大程度缩短补给线,减少损耗。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诸葛亮是防守方。
战争之中,防守方优势就是比进攻方优势大。
所以诸葛亮根本不担心人数问题。
秦宓这里的担心是,如今西域人为汉人流血。
汉人本来就多,可我们蜀地又有多少血可以流呢?
拼消耗,蜀地是永远拼不赢中国的。
话音未落,西域联军已杀到魏军侧翼。
但见马上骑兵弯弓搭箭,箭如飞蝗般射向魏军阵中。
西域联军虽不擅步战,但骑射精湛。
骑兵分作三队,轮番冲杀魏军两翼。
鄯善国王子阿罗多一马当先,弯弓连发三箭。
箭无虚发,三名魏兵应声倒地。
他高呼:
“大汉天子万岁!诛灭叛贼!”
龟兹国大将库尔班率重甲骑兵直冲魏军中军。
虽被长枪阵所阻,仍斩杀十余人方才退却。
于阗国步兵持长矛结阵前进,虽不如汉军训练有素。
但仗着人多势众,也与魏军杀得难分难解。
司马懿在高台上观战,见西域兵虽单兵战力不及魏军。
但仗着骑射之利,不断消耗魏军兵力,不禁怒道:
“诸葛亮竟能驱使西域诸国,实出意料!”
王平请战道:
“末将愿率精骑五千,先破西域联军!”
司马懿沉吟片刻,摇头道:
“……不可。”
“西域兵虽不足惧,然诸葛亮用兵如神,必伏精兵在后。”
“若中其计,大势去矣。”
战场上,西域联军与魏军已陷入混战。
阿罗多王子率骑兵冲击魏军右翼,却被张嶷率部拦住。
两军交锋,骑兵对冲,顿时人仰马翻。
库尔班大喝一声,直取王平。
二将战在一处,刀光剑影,二十回合不分胜负。
王平卖个破绽,诱库尔班猛攻。
突然回马一枪,刺中库尔班左肩。
库尔班负痛败走,西域兵见主将受伤,阵脚稍乱。
此时郝昭在城头见援军已到,急令开门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