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山峦叠翠,云雾缭绕。
土人结草为庐,以渔猎为生。
虽得天地之灵气,然物产匮乏。
每逢飓风海啸,则饥馑相随,民生甚艰。
时值章武十一年年,孙权抵达夷州。
欲在此地,立足脚跟。
到此后,教民耕织,兴修水利,夷州始得开化。
然较之中原沃土千里、市井繁华。
夷州仍如萤火比之皓月,贫瘠不堪言说。
这一日,海风送帆。
夷州酋长阿蛮率三艘帆船抵东安港。
船上载有吴王刘永所赐锦缎百匹、瓷器五十件、青铜器三十件、稻种十石及农书数卷。
阿蛮抚摸着这些珍宝,黝黑的脸上泛起红光。
登岸后,
阿蛮不敢怠慢,即刻求见吴王孙权。
孙权此时居于东安别宫,虽失了江东根基,却仍保持着王者的威仪。
见阿蛮伏地行礼,他微微抬手道:
“不必多礼,你走这一趟辛苦了。”
阿蛮再拜而言:
“蒙吴王刘永厚待,赐下诸多珍宝,且命小臣传话:”
“沧海虽阔,不隔同心。”
“夷夏虽远,可通有无。”
“愿与东安永结盟好,互通贸易。”
孙权听罢,长舒一口气,眉间积郁稍解。
他深知夷州土地贫瘠,仅靠本土产出,难以为继。
近年来虽经整治,不过勉强自足。
若要与中土富庶之地相比,不啻天壤之别。
“对了,夷州现今情形若何?”
孙权问道。
孙权虽然就身处夷州,但他主要活动范围就在东安。
其余地方,他是没去过,具体情况也是不清楚的。
阿蛮恭敬回答:
“自蒙吴王教化,我等学会了耕种纺织,修建水渠。”
“已不再如往日那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然岛上土地稀薄,所产稻米粒小产量低。”
“织出的布匹粗糙,仍不能与中土相提并论。”
孙权颔首不语,心中已有计较。
次日,
孙权召吕范、是仪等旧臣商议。
吕范进言道:
“刘永既示善意,主公何不借此通路,向刘备称臣纳贡?”
“今刘备拥百万之众,处中国以临万邦,势大难敌。”
“若得通好,不但夷州可得供给,东安将士亦有了退路。”
是仪亦道:
“刘永既被封为吴王,主公宜避其讳,改换封号。”
“至于新封号,不妨请刘备赐封,以示归顺之意。”
孙权沉思良久,想起当年赤壁之战与刘备并肩抗曹。
又想起后来争夺荆州之旧事,不禁慨然长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
“吾为江东子弟计,为夷州百姓计,称臣纳贡亦非不可为。”
遂决议取消自己吴王封号,遣使通过刘永向刘备称臣纳贡。
……
:<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手机版:<ahref="https://88abd3"target="_blank">https://88abd3</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