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滨。
却说魏军新败之余,士气低迷。
司马懿下令沿河扎营,深沟高垒,作久驻之计。
探马报入汉寨,诸葛亮闻讯沉吟不语。
帐下魏延出列请战:
“司马懿新败,胆气已丧。”
“延愿引精兵前往搦战,必擒此獠!”
诸葛亮羽扇轻指:
“文长可率三千铁骑,至魏寨前骂战。”
“若懿不出,可尽揭其短。”
魏延得令,率军驰至魏寨前,列阵叫骂:
“司马老贼!汝号称中原名将。”
“今龟缩不出,岂大丈夫所为乎?”
魏军寨中,诸将皆怒目按剑。
偏将军夏侯和愤然道:
“丞相!齐将如此猖狂,末将愿出营死战!”
司马懿安然坐于帐中,手持兵书:
“匹夫之勇,非为将之道。”
“传令:敢言战者斩!”
魏延见魏军不出,骂声愈烈:
“世人皆言司马懿畏汉如虎,今日观之,果然如此!”
“汝不如早卸甲归田,免辱魏庄威名!”
骂声传入寨中,魏将皆面红耳赤。
司马昭忍不住进言:
“父亲!齐军如此辱骂,三军愤慨。”
“若始终不战,恐损士气……”
司马懿掷书于案:
“尔等知其一不知其二!”
“诸葛亮仗着国力,单搦我决战。”
“我今深沟高垒,步步为营,岂不胜于浪战?”
遂不理诸将请战,亲自督工筑营。
又令军士掘壕三道,各深一丈五尺,宽两丈余。
取土筑垒,高两丈,上设箭楼。
营寨四角立望楼,各驻弓弩手百人。
寨门设三重鹿角,内藏陷坑。
又沿渭水设水寨二十里,战舰往来巡逻。
司马懿每日巡视营寨,见有薄弱处,立命加固。
又令军士广种蔬菜,蓄养牲畜,作长久之计。
这日,忽报有汉使至。
称奉诸葛亮之命,特来送礼。
司马懿令引入帐中。
但见来使捧一雕花大盒,恭敬呈上。
司马懿令当众开启,盒中竟是巾帼妇人缟素之衣,上置一书信。
其书略曰: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川蜀之众。”
“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
“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
“今遣人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
“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帐中诸将见状,无不色变。
夏侯霸按剑怒喝:
“诸葛亮安敢如此辱我主帅!”
司马懿面不改色,只是静静地展信读之。
读毕,司马懿心中大怒,却仍仰天大笑:
“孔明视我为妇人耶!”
竟欣然取巾帼戴于头上,又披缟素之衣,对镜自照:
“甚合身,甚合身!”
诸将惊愕,司马昭急道:
“父亲!诸葛亮如此相辱,三军愤慨。”
“愿请一战,雪此大耻!”
司马懿从容道:
“诸葛亮欲激我出战,其计已穷矣。”
于是,命人乃取精制渔具一副、紫砂茶具一套,谓使者曰:
“回禀汝家都督。”
“既赠我巾帼,吾当效妇人垂钓烹茶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