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府中,几位部将前来求见。
“君侯,”裨将张敦禀报,“城中粮草仅够十日之用,箭矢不足五万。”
“若再无援军,恐难久守。”
另一将领道:
“为今之计,除君侯之外,还有谁有能力突破齐军重围?”
“不如君侯亲自前往成都求援,末将等誓死守城!”
曹彰闻言,沉默良久,方才叹道:
“诸君好意,我心领之。”
“然我若突围,军心必散。”
“绵竹若失,成都门户洞开,齐军可长驱直入。”
“彰受魏王重托,镇守此城,岂能弃城而走?”
他站起身,目光坚定:
“……久守非良图。”
“明日我当亲率精锐,出城与姜维决一死战!”
众将皆惊,纷纷劝阻:
“将军不可!贼军势大,出城野战,正中姜维下怀!”
曹彰慨然道:
“大丈夫当马革裹尸,岂能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我意已决,诸君勿复多言!”
翌日拂晓,曹彰召集众将,吩咐道:
“张敦听令!我今率军出城决战,汝领三千兵马守城。”
“若我不归,汝可……酌情处置。”
张敦跪地泣道:
“末将誓与绵竹共存亡!”
曹彰扶起张敦,微微一笑:
“……不必如此。”
“若事不可为,当以士卒性命为重。”
言毕,披甲持戟,大步走下城楼。
城门缓缓开启,曹彰一马当先,率本部最后的五千精锐杀出。
魏军士卒知是背水一战,个个奋勇,直冲汉军大营。
姜维早有所备,见魏军出城,即令前军稍退,左右两翼向前包抄。
不料曹彰此次抱必死之心,攻势之猛,出乎意料。
“姜维何在?”
曹彰在阵中大喝,长戟挥舞,所向披靡。
“可敢与我一战?”
汉军将士见曹彰如天神下凡,皆心生畏惧,不敢过分逼近。
曹彰率军直透重围,连破三道防线,眼看就要杀出包围。
姜维在帅旗下观战,见曹彰如此勇猛,不禁赞叹:
“真虎将也!”随即下令,“放他出去。”
麋威不解:
“将军,为何纵虎归山?”
姜维摇头道:
“曹彰今日必死,我敬他是条好汉,让他死得其所。”
随即传令各部,网开一面,待曹彰杀出后,再行合围。
曹彰不知是计,见前方汉军退让,以为突围在即。
大喜过望,率军急进。
不料刚出重围,忽听四面号炮连响。
汉军伏兵尽出,将魏军团团围在核心。
原来姜维早在城外设下数道埋伏,专等曹彰自投罗网。
此时汉军如潮水般涌来,将魏军分割包围。
曹彰率亲兵左冲右突,杀死汉军数百人,奈何汉军越聚越多。
魏军士卒相继战死,最后只剩曹彰与十余亲兵,被围在一个山坡上。
姜维策马来到阵前,高声喊道:
“曹将军!大势已去,何不早降?”
“维必奏明天子,保将军富贵终身!”
曹彰浑身是血,戟指姜维:
“姜伯约!可敢与我一决生死?”
汉军众将纷纷劝阻:
“将军不可亲身犯险!困兽之斗,尤为凶猛。”
“今曹彰败局已定,只教人放箭射杀便好”
姜维凝视曹彰良久,忽然叹道:
“曹子文求仁得仁,我当成全他的忠义。”
随即提枪策马,向阵前走去。
“将军!”
王颀、牵弘等将齐声劝阻。
姜维摆手道:
“……诸君不必多言。”
“今日之战,非为私怨,乃各为其主。”
“曹将军既求一战,维岂能令他失望?”
来到阵前,姜维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