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我们一直住在科考站也挺好的,附近能玩的地方也不少,后面我们再看看极光就够了。”
他实在担心安全问题,在季听身上他不想冒一丝风险。
季听听完他的提议,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起身从行李箱的夹层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造型简洁的银灰色装置。
他走回来,将装置启动,递给了季砚执。
“这是什么?”
“一个小型感应器,”季听解释道,“出发之前我改装的,它能捕捉并分析特定频率的电磁信号和机械振动,有效半径五公里内,如果有枪支上膛或者击发,它会提前预警并标注大致方向和距离。”
季砚执看着屏幕上复杂的频谱图和稳定显示的‘范围内无威胁’标识,向季听多番确定功能和稳定性后,这才稍稍放下了一半的心。
在多了一层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季砚执也没了那么多顾忌,问道:“季耳朵,明天你想先去哪儿玩?”
季听想了想,“去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怎么样?”
“那个末日种子库?”季砚执微微挑眉,“听说那里一年只对外开放一两次,现在可以参观吗?”
季听点了点头,“我来之前就查过了,还问邬领队要了预约方式。”
季砚执挽唇,“那正好,我也挺感兴趣的,我们明天就去。”
第二天清晨,两人与邬领队告别,乘坐安排好的车辆,前往斯匹次卑尔根岛上的朗伊尔城。
他们入住了当地最好的酒店,并订了一栋独立的、拥有全景玻璃穹顶的极光小屋,确保绝对的私密性和最佳的观景体验。
放下行李后,他们便出发前往那座闻名世界的末日种子库。
车辆在荒芜而壮丽的冰雪道路上行驶,最终停在一座山体的脚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具未来感和冲击力的建筑——
一个巨大的、棱角分明的混凝土入口从永冻土层中突兀地伸出,表面覆盖着金属与反光材料构成的几何图案,在极地暗淡的天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不是人类建筑的入口,而是某个连接着未来或地心的神秘装置。
经过身份核验和预约确认,沉重的安全门缓缓开启,一股混合着金属与低温的特有冷气扑面而来。
进门之后,季砚执拉起季听的手,沿着一条漫长而略微向下倾斜的隧道向山体内部走去。
“库身深入山体近130米,”陪同的向导用英语介绍道,“这里的位置是经过精心计算的,即使全球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它也会安然无恙于水位线之上。”
通过了数道堪比银行金库的厚重防爆门,他们终于进入了核心区域:种子储藏库。
眼前的所呈现的景象,即使是见多识广的季砚执和习惯于实验室环境的季听,也感到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冰冷又巨大的地下空间中,一眼望不到头的金属货架整齐地排列着,直抵高高的天花板,上面分门别类、密密麻麻地存放着无数密封的铝制容器盒,每一个盒子上都清晰地标注着来源地、作物种类和编号。
数以百万计的种子样本就在这里沉睡,像是一座沉睡中的植物诺亚方舟,安静地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末日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