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婶子!”
方唯很高兴,他为了侄女能考上大学,也算是操碎了心。
方平对这些事不太懂,田桂花就更不用说了,一切都得靠他出面。
从郭永清家里出来,兄弟俩去了一趟卷烟厂,去看望了婷婷。方唯给对方交代了一句,让婷婷尽快去找沈钰,让老师们帮忙重新制定一个学习计划。
婷婷很开心,她现在也听到风声了,不得不在心里佩服小叔的远见卓识。
她很早就为了考大学的目标在努力,比别人就有了很大的优势,可以说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婷婷,你要听你妈妈的话,照顾好自己。”
方平没有多说什么,三弟已经帮女儿安排好了一切,他不必再多嘴。
几个人说了一会话,婷婷就回去上班了。
方唯和方平一路上不紧不慢的踩着自行车,一路上聊了聊竹器厂的事情。
竹器厂越来越兴旺,现在的唯一问题是厂址限制了厂址的发展。
“老三,我觉得竹器厂有必要进行搬迁。县里太远,不如搬到公社去,包括像劳动力短缺、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现在大队的劳动力已经有些不足,而人才短缺的问题几乎无解。
方平一直在思考,到底是在队里继续坚持呢,还是择机进行厂子的搬迁。最后他觉得还是搬到公社去比较合适,毕竟那边还有队里的一家五金厂。
公社比队里更有优势,交通方便,距离县城也近一些。
“大哥,你这想法很好。回头我和队干部们商量一下,一旦决定,你们在夏收后就搬迁吧。”
方唯觉得社队企业以后肯定要和大队半脱钩,也就是说厂里的人员不再以工分计算劳动成果,而是单独进行核算。
未来厂里的职工会拿工资拿奖金,不再参与队里的分红。
至于口粮和福利,原大队的社员还是有保障的,毕竟企业的净利润要给队里上缴一部分。外聘人员肯定没有这个待遇,只能拿工资和奖金。
从今年开始,企业的分配制度有了一点变化,那就是根据企业的效益,可以给职工发放一部分奖金。
当然,奖金的数额还是有限制的,不会造成收入的差距过大。
方唯打算趁着竹器厂搬迁的机会,改革厂里的分配方式,逐步建立新的企业制度。
翌日。
湘南日报的记者突然来到了队里,陪同记者一起前来还有一位县宣传部的同志。
方唯躲不过去,和郑虎一起接受了采访。
“作为一个普通的生产队,你们从什么时候有想法搞育种的?”
“早就有想法了,别问为什么,就是因为以前吃不饱。那时候我们就在想,要是亩产能翻倍该多好,那样的话我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一开始你们觉得育种工作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