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支书,京城农科院作物所打来电话,说咱们申报的【南光四号】稻种,入围了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方请你忙完了回个电话”
电话是孙士礼打来的,这次机会的比较好,项目申报上去之后,直接就入围了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然,现在只是有评选一等奖的资格,究竟能不能获奖还需要进行下一步的评审。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件大喜事。
“好的,我知道了。下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直接喊我,别管我是不是在开会,明白了吗?”
“明白了,下次我一定注意。”
方唯和工作人员说了两句话之后,便回到了办公室。
随后抓起电话给孙士礼打了过去,听筒里随即传来了对方的声音。
“方支书,【南光五号】稻种的培育成功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你这个项目直接就入围了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评选,恭喜恭喜!”
“孙所长,还得多谢你的大力支持,要不然我可能会错过这次的评选活动。”
“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没人知晓的,我只是顺水推舟节省了一点时间而已。”
孙士礼之前打电话来并没有具体的事情,只是想着给方唯报喜。
能入围就已经是了不起的成就了,要是能获得一等奖,全天下都会知道【南光五号】和方唯的名字。
真的,这比什么广告宣传都强。
两人在电话里聊了一会,孙士礼提出想和合作社进行一些联合研究,方唯也很痛快的答应了。
结束了通话之后,方唯笑眯眯的看着窗外,也不知道在想些啥。
第二天。
方唯吃过早饭就去了试验田那边,鼓励了育种小组的成员。随后他又去了研究所,同样对大家的工作予以了表扬。
他现在事情多,不可能整天耗在试验田或者研究所,具体的工作还得由这些人去完成。不过研究方向、思路、关键的技术都是由他提供的,所以研究项目的主导权还是在他的手上。
回到办公室,他就给所有参与【南光四号】稻种研究的人员,批了一笔奖金。
正是由于他们辛苦的付出,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中午吃过饭,方唯去谷仓调出来了一批育种材料装,让运输公司派车送去了瑶寨。
上次他见过王松林之后,王松林也在寨里建了一座小型的大棚,正好可以当做试验田使用。
随后,他给王松林打了电话。
“松林,明天早上我过去,你们开始尝试培育【南光四号】稻种。这个过程中药做好详细的试验记录,为明年大面积培育此种稻种做准备。”
“好的,三哥,我明白。”
王松林答应的很痛快,方唯也就没有多说什么,随即挂了电话。
有件事说起来其实有点违心,瑶寨是最早培育【农优58】稻种的地方,而后经过几次异变才有了后来的【农优82】稻种。
方唯总觉得瑶寨具有这方面的优势,所以才会对【南光五号】在瑶寨的异变,有一丝期待。
异变这玩意谁都说不准,即便是他自己都说不清楚。
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