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我不管,你今年要是不分红,恐怕没法给大家交代。我给你出个主意,要是资金实在紧张,就去贷款,做企业哪有不贷款的。”
方唯举杯和张文远碰了一下杯,然后意味深长的说道。
张文远是宁可不分红也不愿意贷款,这方面他显得很保守,有点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了。
所以方唯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力,他要么照办要么就挪地方,随他自己怎么选。
“好的,我明白了,我会按公司的意思办。”
张文远是个聪明人,马上答应了年底分红的要求。
其实电器集团公司年年都是盈利的,只不过把赚到的钱又全部投入到再生产和扩大规模之中,所以资金才会显得很紧张。
去银行贷一笔流动资金贷款,企业的资金周转马上就能缓过来。
随后,大家就不再提及公司,而是尽情的喝酒,谈论一些社会新闻或者是小道消息。
酒足饭饱之后,方唯便回酒店休息。
翌日。
方唯开始了正式巡视,包括集团公司各部门、电风扇厂、制冷设备厂以及小家电工厂。
他在香山呆了一周的时间,然后就返回了瑶岭乡。
这天,崔义明打电话来,喊方唯去县里聊聊。
方唯不知道是啥清苦,急急忙忙来到了对方的办公室。
“方书记,不久前上级下达了招商引资的任务,要求各地都要把这件事当做头等大事来办。咱们这个偏僻的小县,人家投资也不来咱这里啊,你有没有办法”
崔义明最近被招商引资的任务压的抬不起头,于是就想到了方唯。
他记得方唯手下的电器集团公司在粤地那边,公司有一部分港资,不知道能不能给县里拉来一笔投资。
“崔书记,不是我不愿意帮忙,就咱们的条件也不适合搞工业啊。咱们就是一个农业县,能搞出来一个工业园区,已经顶破天了。”
方唯实话实说,新林县完全没有招商引资的条件。
现在不行,十年后二十年后还是不行。这是区位因素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唉!我也没办法,上面的压力太大。好了不谈这事儿了,你认为工业园区该则怎么继续发展”
方唯的一席话打破了崔义明的最后一丝幻想,他决定不理会上级的任务,专心把园区搞好。
他随后想听一听方唯的建议。
“后续发展自然是产业升级呀,以前大家做的锁具没有多少科技含量,虽然能赚钱,但这一块的竞争也激烈。
接下来就应该朝着高档锁具进军,比如像一些特种锁具、高端锁具等等,从而形成从低到高的完整产业链。”
锁具只是一个细分行业,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对于一个小县来说已经足够了。
新林县的锁具远近闻名,已经占领了国内一大半市场,很多有意在一行发展的企业和个人,都在工业园区有工厂。
能做到这个规模不容易,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产业升级是必须的。
这就需要县里出台相应的政策扶持,同时在税收、信贷等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方支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没想到你对经济工作、对产业链这么熟悉。好了,不耽误你的宝贵时间了,咱们一起去吃个饭,然后就去各忙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