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刚上班,前进乡的刘奋斗就来到了方唯的办公室。
“刘书记,我本来还打算过一会去你们乡呢,结果你就来了。”
方唯很客气,让人去泡了一壶好茶送过来,又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来一包烟拆开,给对方递过去一支。
“方支书太客气了,应该我来拜访你。”
两人闲聊了一会,刘奋斗才提起了合作的事情。
“我到前进乡来的晚,到任之后才发现乡里居然和你们没有任何的合作,难怪乡里在全县垫底。我是这么考虑的,乡里没多少水田,咱们能不能蔬菜育种和种植方面进行合作呢?”
刘奋斗看到其他乡的农户,因为和瑶岭农业签订了购销合同,种植的辣椒、水稻等农作物都能卖上好价钱。
而本乡的农户深受市场波动之苦,要么东西卖不出去,要么被人压价,总之是一言难尽。
刘奋斗就想着能抱上瑶岭农业的大腿,起码效益比现在要强不少。
“搞蔬菜就算了,我有更好的项目。不过,刘书记,你有没有想过,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有局限性的,其实可以采取更好的合作模式。
比如像我们和你们乡共同搞一个育种项目,乡里的农户把土地交给我们来经营,而我们则会给他们一笔固定的年收益。
另外,这么多的土地总需要人打理吧?公司可以择优录取一部分农工,负责耕种和田间管理,这是不是又多了一笔收入?”
方唯侃侃而谈,刘奋斗都懵了。
他是过来和对方谈合作的,怎么绕来绕去对方想把乡里的土地都拿走呢?
“方式书,你是想租赁我们的耕地?”
“瞧你说的,农村土地是允许流转的,这是咱们的合作项目。前进乡的农户出土地,公司给他们固定收益。而且,公司还要在当地招收农工,干活拿工资和土地就没什么关系了。”
方唯微微一笑,继续给刘奋斗画饼。
刘奋斗冷静下来之后算了一下,要是土地的固定收益不错,又能一部分农民的就业,还真是一件大好事。
“方式书,如果我这边答应,那么你能给什么样的收益呢?”
“大家乡里乡亲,我也不亏你,按照每亩地一年100元的固定收益给你们。”
“每亩地一年一百元的收益,有点少了吧?”
“刘书记,我还没说完,公司承担农业税和各项提留。”
“那还差不多!方支书,能不能再多点?”
“不能,固定收益再多的话,我们就亏了。”
两人讨价还价,刘奋斗最终还是接受了方唯开出来的条件。
现在农业税和各项提留加起来也不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方唯开出来的价码绝对是良心价。
也就是为了育种,要不然方唯根本不会开这个价钱。
刘奋斗随后离开了方唯的办公室,回去后召开了乡干部会议,让大家去做农户的工作。这件事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要不然会误了夏种的时节。
乡干部都以为这会是一件苦差事,没想到和种植户一说,人家还挺乐意。
这两年农业税和提留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农民的负担也重了不少。有些地方甚至愿意免费把自己的土地给人种,只要对方答应承担农业税和提留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