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上,李文华和赵鹏飞巡逻时发现一名找不到座位的老人,老人步履蹒跚,每一步都要扶着座椅。
李文华过去扶住他:“老人家,您跟我来。”
即使隔着衣服也能感受到老人硌人的骨头,手背皮肤皱巴巴。
老人看他穿着公安制服,便任由搀扶进有包厢的车厢。
“老人家,您就坐这,累了也可以躺着休息。”
“谢谢你了小同志。”老人轻拍李文华的手背,声音嘶哑。
“不用谢,您这是要去哪?”李文华顺势坐下和老人聊聊,因为这么大年纪还一个人出门,确实少见。
“回家……”
老人是南昌人,之所以来京城是觉得自已命不久矣,想来看看升国旗,了却心愿。
只可惜,来之前不知道国旗并非每天升降,而是在重要节日时才会升国旗,为此等到春节看完才回去。
老人在说到升国旗时手都是颤抖的,可见内心的激动。
李文华怕他情绪太大出事,故意问:“您是南昌的呀,那您能告诉我们南昌有什么好吃的吗,等到了我们也好去尝尝。”
说到家乡,老人努力挺直腰板:“那可多了,有米粉、瓦罐汤、生米藠头、米糕、过年我们还会做麻糍,表面裹上黑芝麻,沾点糖,软糯香甜,还有金线吊葫芦。”
麻糍李文华吃过,还有糍粑上点红,谁家结婚或者生孩子的大喜事,就会给亲朋好友发。
还有,千禧年间坐火车,但凡路过上饶,站台上都会有上饶鸡腿卖。
那时候人多,不少人挤着买,有的直接从窗户扔进来。
该说不说,江西有些饭菜是真好吃,但也是真的辣,前世有一次在南昌吃饭吃到胃痛,回去上厕所都火辣辣的。
相比四川的麻辣,他觉得江西的辣更胜一筹。
“被您这一说,我都要流口水了。”李文华夸张的发出吸溜一声。
老人脸上露出笑容:“家里还有些糯米,回去给你们做麻糍吃。”
这年头各家有点糯米都当宝贝,非过年过节不舍得拿出来,李文华哪好意思吃老人的。
“谢谢您了,不过我们在招待所吃,就不麻烦您了。”
老人一眼就看出他的心思,“有什么麻烦的,你们能去我高兴,说不定哪天就走了留着也没用,还不如吃进肚子。”
“怎么会呢,您啊最少还能活个几十年。”
老人却摇头说:“不了,活到现在已经够了,能替他们看看升国旗,下去我也好和他们交差了。”
老人看向窗外,低沉的呢喃着:“当年一枚枚炮弹落下,大家仓皇逃窜,之后一个个口吐白沫,身体溃烂痛苦不堪;城破了,魔鬼带着古怪的东西开始屠杀。”
说到这,老人身体颤抖,浑浊的眼泪滑落,“他们把小孩剖开挂在树上,破碎的尸体一个又一个的被扔进万人大坑,浇上汽油,火光映红半边天。
无数妇女被凌辱,连八岁的孩子都不放过,她们被扔进赣江,足足捞了一个多月都没捞完。
我们用镰刀锄头反抗,他们就报复性的屠村,最终守军炸毁中正桥只希望能拖住魔鬼脚步,各村组织游击……”
老人已经泪流满面,那段记忆总会令他午夜梦回,咆哮、呐喊、无助………
李文华紧紧握着老人的手,“南昌是座英雄城。”
“是啊,他们都是英雄。”老人抹了把泪,靠在一旁闭上眼睛。
李文华慌忙去探老人的鼻息,生怕老人心愿已了就此长眠。
还好,还有呼吸。
他向赵鹏飞示意,两人轻轻退了出去,李文华用自已的搪瓷缸打了杯开水放小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