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意象道理告诫我等,万事万物都存在一定的缘法规律,练武也是一样的。”
周奕想再加一句“强求不得,你不适合长生诀”。
可看到这位扬州第一高手悲意大浓,萧索挂眉,心软之下也就把这句大实话吞入肚中。
哪里想到
愁绪满怀的石龙道友听了周奕的话后先是沉默,忽然心下大震。
“周道友,此言何出?”
周奕声音稍低:“淮南鸿烈。”
“淮南鸿烈,淮南鸿烈”
石龙连续嘀咕几声,目中光芒愈发深邃,一旁的田文侧目望来。
“石龙,你又怎么了?”他皱眉询问。
石龙没有说话,他给自己倒茶,一口喝下。
再倒,再喝。
接连倒过八盏,一次喝得比一次快。
似乎将广陵茶姥的仙气全都喝下去一般,眼中的深邃逐渐消失,变得清澈明洁,那股子愁意也彻底没了!
一旁的天师与老儒生都不由一呆。
一个人的气质,怎能变得如此之快?
老儒生受不了了,他很了解石龙,这个家伙怕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周小友只是在劝你,你又琢磨出了什么?”
石龙长舒一口气,对田文道:“略有所得。”
他站起身来,朝周奕欠身拱手:“周道友,多谢。”
周奕不知他要谢什么,却顺着他的话道:“不必。”
石龙再度拱手:
“地之含气,和者为雨.长生诀确为宝书,但不宜推山劲。我练了推山劲,常以推山劲来看宝书,错了,大错特错。”
“道门讲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长生诀乃是根源之一,推山劲只算万物之一。”
他在堂内踱步,感慨非常:
“石某误入歧途多年,今得周道友解惑,连饮八盏,想通前后,道友所话,于我而言如自天授,此恩如师,道友当是石龙的天师。”
他的话中充满敬意,绝不是开玩笑。
能以淮南鸿烈解他多年困惑,可想而知,这是何等造诣。
石龙诚心追问:“不知周道友在南阳高居何处。”
周奕在这个气氛上,心中翻江倒海,却也不会多说什么。
于是盯着石龙,浅声而答:“卧龙山,五庄观,正是贫道栖止之所。”
“五庄观”
田文没有听过,问道:“那是什么样的所在?”
周奕敛色肃声:“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石龙盯着手中的《长生诀》,脑海中响彻惊雷,这道惊雷将心中顽石炸裂。
石中之龙从顽石而出,登时飞跃江都宏伟之墙,盘旋于卧龙山下。
他向道之心甚烈,忍不住说道:
“若石某从此处脱困,必然追逐武道,遨游江湖,以解这些年的闭塞心境。”
“只不过”
“出了江都,遨游过后,九州四海,难以再找一个安身之所。”
周奕当即道:
“这有何难?”
“南阳清净之地,石道友遍观江湖之后,不如来我五庄观,今日一品茶姥之泉,几多甘味,一想到他年难复饮,心下凄凄焉.”
“观主。”
“石道友”
二人相视一笑,有种相逢恨晚之感。
田文在他们身旁,独自饮茶,有种生草的心情。
长生不老?呵呵又疯了一个。
石龙再次坐下:“周道友,喝茶之时,也不影响观这长生宝书。”
从石龙手中接过玄金线册,看到《长生诀》三个古字时。
周奕的心瞬间静了下来。
虽说有些曲折,但这次江都之行总算不会留下太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