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我读过关尹子所作的无上妙道文始真经,松道友应该很熟悉吧。”
岂能不熟悉,这位是先秦天下十豪之一,更是楼观派祖师。
松隐子的祖师尹通在这,听到关尹子之名也要喊一声祖师爷爷。
“原来如此。”
老道长喝了一口茶,压压惊。
“真人道学渊博,连我楼观道祖韫都有涉略。”
“不过.”
他话音一转,苍老疲惫的脸上有一丝笑容:“我所治经典,真人就猜不到了。”
周奕明悟:“看来是尹通祖师所创。”
“是有自创,但也借鉴了文始、八素等楼观经典,名曰《楼观灵鉴秘学》。”
松隐子道:“当年有古老道教衍生出真传道,再衍化‘老君观’‘道祖真传’,想必你也知道,这两家属于魔门两派六道之内。”
“因他们推崇男女采补之术,故被正统道教所排斥。”
“我家祖师与道祖真传的祖师有些关联,却又因为治经不同,故而另有推崇。但是,从经典中得来的武学,却有几分相似。”
周奕大感兴趣:“不知是何种武学?”
“坎水之罡、离火剑法。”松隐子手扶长须。
周奕想到了左游仙的武功,顺势道:“剑罡同流?”
松隐子白眉微动:
“看来观主对真传道很了解,将这两门秘术练到高深层次,可以相合,这才有威力强大的剑罡同流。”
“不过,我家是正道传承,无需用真传道的采补之法。”
“剑罡强弱,只取决于正统道门玄功的修炼。”
周奕感觉有些不对劲,他只是顺口一问。
哪有将自家功夫对外人讲得这般清楚的?
老道长打破了他的疑惑:“真人对我家的武学感兴趣吗?”
“这”
周奕总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我痴迷武学,又修剑道,对高明剑术哪有不感兴趣的。”
“但道承严密,从不轻授,不敢窥别家之秘,挟恩图报,更不是我想做的。”
“无妨,真人感兴趣便好。”
松隐子道:“我欲要拿此剑术与真人交换一物。”
“何物?”
“楼观祖籍,不过我有个要求,不要抄本。”
周奕道:“可孤本不一定全。”
松隐子毫不在意:“这倒是无所谓。”
周奕疑惑了:“松道友这是为何,难道要靠祖籍深研武学?”
“这一点我倒是不执着,当年石龙道友邀我去江都观长生诀时,贫道也不曾痴迷。”
老道长面色平静:“我家道承较偏,当年师父与人论道时受挫,纠结于此。”
“并非所有人都像真人一般,能道出本门承袭,这一点,宁道兄也不及你。当年我见宁道兄时,他可是思考了好一阵。”
“所以,贫道想弥补师父留下的遗憾,算是一点执念吧。”
周奕明白了。
这不仅是遗憾、执念,也是影响他心境的因素。
站在松隐子的角度考虑,他并不亏。
周奕更是觉得大赚。
可惜,
角悟子师父留下的古籍中也有不少是抄录的,这文始之经,正是抄本。
正头疼惋惜,忽然灵光一闪。
当时在大帝墓中,得到了一卷竹简。
小凤凰后将竹简带出,那竹简非常古老,所记正是文始真经,丁大帝盯上了真传道的法门,所以研究楼观派经典。
小凤凰勤持有道
丁大善人,更是叫人泪目。
周奕常怀感激,对松隐子道:“我祖传一卷竹书,极为古老,年月难以追溯,却记载了文始精要。”
松隐子目光大亮,“真人愿意交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