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清流一地的百姓来说,感触实在太深。
当江湖人讨论城西之战时,他们则是在祈祷太平持久。
而周大都督的名号,已在江北疯传。
九州四海的武人难以数尽,几日之间,江淮军最精锐的上募营便多出两千人手,来者不绝,恐怕还会持续。
这等招揽强兵的速度,叫李靖和虚行之都愣住了。
此番大战的影响,不止在江湖。
感受到清流军威,以及城内的安定,岂能发现不了这支义军的不同之处?
加之大都督威服江北,一时间从者云集。
江淮水军大营,樊文褚正伏案写信,李靖与虚行之站在一旁给意见,同时不断拆开火漆,看庐江郡一些家族送来的诚意。
两人各露喜色:“樊郡丞,没想到你在庐江的根基竟这样深。”
樊文褚连忙摆手:“不敢当。”
“全仗大都督之威,否则樊某的话,现在哪里有人愿意听。”
周奕凑了过来:
“庐江郡的事很顺利?”
“正是。”
虚行之笑道:“我军势大,但与庐江郡的一众势力并未接触,他们心有畏惧,担心家私被抄没,不敢投诚,若强攻过去,虽能拿下,但庐州乃是重城,伤亡在所难免。”
“如今文褚兄联络旧部,安抚一众家族,他在庐州脸熟,又有根基,自然能安抚人心。”
“只待年关过后,药师率军西征,庐州便可拿下,我们把控淮水,又有杜将军镇守六合,江北根基无人可撼。”
李靖点头道:
“唯有一点,庐州还有几伙势力,属于张善安旧部,我怕他们会在这段空隙时间趁乱滋扰一方。”
周奕攥着一封来自庐江的书信:“不能叫这些人把庐州乱了。”
他说话时,看向樊文褚。
樊文褚岂能不懂?
忙投笔入砚,躬身稽首:“樊某恳请返回庐州,只需五百从众,定能替大都督解忧!”
“好。”
周奕把手上的书信如令箭一般塞到樊文褚手中:
“我给你一千精锐,你速回庐州过年,也叫城内百姓过个安稳年。”
“是!”樊文褚神色激动。
“西门君仪、王阑芳。”
“在~!”
夫妻二人应和一声,一齐上前。
“你们陪樊太守走一趟吧。”
“末将领命!”
二人跟杜伏威征战许久,办事利索,先一步离开大帐,去整备一千兵马,呼唤高手随行。
左游仙与张善安皆倒,庐州城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凶险。
庐江郡虽有大批江湖势力,可周奕才斩左游仙,紧靠着清流,没人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
没过多久。
樊文褚离开大帐,回到临时居所,又见妻儿。
随即把要回庐州的事说了一遍,想留他们二人在清流,他妻子不答应,要与他同去。
但是,樊文褚硬气了一回。
“此地很安全,你们在这,我没有后顾之忧,好为大都督做事。”
一听到大都督名号,妇人也安静了。
樊文褚坐下来一边倒茶一边说道:
“庐州的势力心不齐,与周围几伙势力多有关联,并非所有人都向着大都督,争斗厮杀是必然的,但是我这次不能分心,一定要把事情办成。”
“之前是我眼瞎,大都督怎可能是魔门爪牙。”
他自嘲一笑,又换作把儿子都吓得不敢说话的严肃脸:
“我要效仿先父之武,替大都督把守庐州,这是绝无仅有的机会,万不可错过。”
“你在清流这段时间,应该感受的到。”
妻子闻言点了点头:“这不是寻常义军能做到的。”
她说话时,外边街道传来了孩童打闹,长辈呵斥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