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半的蓉山,薄雾还没完全散去,给省委家属院的青砖灰瓦蒙上了一层柔和的纱。
沈青云推开家门时,司机赵凤军已经站在黑色轿车旁等候,藏青色的夹克衫拉链拉得整齐。
“书记,早上好。”
赵凤军迎上来,接过沈青云手里的公文包,对沈青云说道:“昨晚看天气预报说今天降温,我在车里备了件薄外套。”
沈青云点点头,目光扫过家属院门口的樟树,叶子上还挂着露水:“赵师傅,不用这么拘谨,早饭咱们就在附近找家本地馆子,尝尝锦城的特色。”
“好的,书记。”
赵凤军连忙点头答应着。
两人沿着家属院外的石板路往前走,拐进一条窄巷。
巷子里飘着豆浆和油条的香气,一家挂着李记豆花店招牌的小店前围了不少人。
沈青云跟着排队,听前面的老人用川渝方言聊天,说的是昨天省委礼堂召开任职会的事,偶尔提到新来的政法委书记,语气里满是好奇。
“老板,您要甜豆花还是咸豆花?”
赵凤军排在前面,回头轻声问道。
“咸的吧,加勺辣椒油。”
沈青云笑着说,目光落在店里墙上的菜单上。
锦城的豆花果然有特色,除了常见的调料,还摆着折耳根、大头菜碎,透着股烟火气。
吃完早饭,轿车缓缓驶出窄巷,汇入蓉山的早高峰车流。
一路上,沈青云看着窗外的街景,主干道旁的川西民居与现代高楼交错,骑楼下的商铺挂着红灯笼,公交车站台上,穿着校服的学生正背着书包排队,偶尔有执勤的交警站在路口疏导交通,动作干练。
他想起昨天看的材料里说,蓉山的交通秩序在西川各地市中排名靠前,但早晚高峰的拥堵问题仍需优化,心里默默记下这个细节。
车子很快便抵达了省政法委大院。
雾气已经散了大半,办公楼前的银杏叶落了满地,保洁阿姨正拿着扫帚清扫,见沈青云的车停下,连忙停下手里的活,笑着点头问好。
沈青云下车时特意朝她点头回应,这细节落在迎上来的办公室主任叶君飞眼里,让她心里又多了几分对这位新书记的认知。
沈青云不像有些领导那样端着架子,倒是个平易近人的性格。
“沈书记,您的办公室我早上让保洁再擦了一遍,暖空调也开了,您进去看看还缺什么。”
叶君飞跟在沈青云身后,手里捧着个黑色活页夹,页角夹着几张便签,直接说道:“刚到的路上,有三个地市的政法委书记给我打电话,分别是绵水市的张书记、德江市的李书记,还有亮山州的王书记,都想过来跟您汇报工作,问您今天有没有时间。”
沈青云推开办公室门,暖融融的空气裹着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
桌上的青瓷笔筒里插着几支新钢笔,是叶君飞昨天特意准备的。
窗边的绿萝摆得端正,叶片上还挂着水珠,最显眼的是办公桌左侧,整齐码着三摞文件,分别贴着“检察院工作年报”和“法院典型案例”以及“地市政法动态”的标签。
他走到桌前,指尖轻轻拂过文件封面,抬头看向叶君飞:“这三个地市,绵水、德江是工业重镇,亮山州是民族地区,情况都比较特殊。不过现在不用让他们过来,你回个电话,就说我近期会去各地调研,到时候咱们现场聊,光听汇报看不到实情况,意义不大。”
叶君飞愣了一下,手里的活页夹微微一顿。
按惯例,新领导到任,地市的下属总要先跑来“拜码头”,汇报工作、表表态度,沈青云却直接推到调研的时候,这倒是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