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进客厅,打开手机相册,翻看老照片。有一张是她大学毕业时和母亲的合影,母亲笑得很开心,眼角的皱纹像菊花一样绽放。还有一张是去年母亲生日时拍的,母亲抱着磊磊,林强和小娟站在一旁,她则站在母亲身后,手搭在母亲肩上。
看着这些照片,林静忽然意识到,母亲真的老了。曾经挺拔的腰身已经佝偻,乌黑的头发也变得花白。而她们母女之间,还有那么多未说出口的话。
“妈,我想去姥姥家看看。”小明走到她身边,轻声说。
林静抬起头,看着儿子关切的眼神,心中的坚冰开始融化。
“好,我们一起去。”
---
张玉兰坐在院子里的小凳子上,望着天上的明月出神。老邻居们大多被子女接去团聚了,四周格外安静。
她想起很多年前的中秋,丈夫还活着,他们带着年幼的女儿和儿子在这个小院里赏月。女儿背诵刚学的古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儿子则吵着要多吃一块月饼。丈夫笑着把她揽入怀中,说等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就能轻松了。
如今孩子们真的长大了,丈夫却不在了。而她也老了,老到开始害怕孤单,却又不愿承认。
门铃响了,这么晚会是谁?张玉兰慢慢站起身,走去开门。
门外站着林静和小明,手里还提着一个纸盒。
“妈,我们来了。”林静轻声说。
张玉兰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是愣在那里。
小明笑着说:“姥姥,妈妈还是放心不下您,我们一起来陪您赏月啦!”
“快、快进来。”张玉兰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让开身子。
林静把手中的纸盒放在院子的小桌上:“我带了点心和茶,咱们边赏月边吃。”
月光下,三人在小院里坐下。初时有些尴尬,谁都没有提起白天的事。小明很懂事,不停地讲学校里的趣事,逗得两个大人直笑。
茶泡好了,林静给每人倒了一杯。氤氲的热气在月光下袅袅升起,像一缕缕银色的轻纱。
“妈,对不起,今天我不该发脾气。”林静终于鼓起勇气说道。
张玉兰摇摇头:“不,是妈不好。你特地给我买的东西,我连问都没问你就送人了。”
“小明都跟我说了,您是让舅妈拿去送给亲家了。”
张玉兰叹了口气:“小娟她娘家条件不好,难得过节,我想着让他们也高兴高兴。你买的东西都那么好...我本来想告诉你的,但又怕你觉得我老是偏袒你弟弟...”
“妈,我不是介意您帮助弟弟一家。”林静握住母亲的手,“我只是...希望您能多为自己着想。那些东西是我特地为您挑的,希望您能享用。您总是把好的留给别人,自己将就着过。”
张玉兰的眼睛湿润了:“妈习惯了。你们小的时候条件不好,妈总想着等你们长大了,我就能过上好日子了。可现在日子好了,这习惯却改不了了。”
“姥姥,您要学会享受生活啊。”小明插嘴道,“妈妈常说,您辛苦了一辈子,该享福了。”
林静点点头:“是啊妈。以后我给您买的东西,您一定要自己用,好吗?如果您想帮助弟弟一家,我会另外准备一份给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