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不相瞒,陛下向我口传圣旨的时候,特意叮嘱我要相机行事。”
“若福建按察使魏镇刑是贪官污吏,那刚才给您宣读的,可就不是这道口谕,而是另一封截然不同的圣旨了。”
“不过,我瞧着魏大人还算不错,值得朝廷用心栽培。”
魏镇刑心中猛地一紧,暗自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叫侥幸。
倘若自己没有一路从福州追到清溪,没有把眼前这位纪纲奉承得舒舒服服,那所谓的“另一封圣旨”,多半就是将自己这个按察使直接拿下治罪的旨意了。
落得和清溪县令钱莫贪一样的下场。
还好,幸亏自己机灵。
如今不仅转危为安,还攀上了纪纲这棵大树。
他连忙说道:“纪大人的大恩大德,魏某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若有机会,定当誓死相报。”
纪纲笑着点点头,双眼微眯:“只要魏大人实心实意为朝廷办事,把陛下交待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漂漂亮亮,那便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好了,客套话就先说到这儿,咱们来好好琢磨琢磨,该如何在福建境内彻底清除这股歪风邪气。”
……
就在纪纲奉旨清查大明境内的诈骗分子之时,另一边。
大明的海军已然抵达了暹罗附近的海域。
说起来,依照朱允熥的精心布局,大明此次讨伐暹罗、蒲甘,采取了兵分两路的策略。
海上一路,陆地一路。
只不过,陆路从云南进发,看似路程较短,实则要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热带丛林,所需耗时间反而要久得多。
朱允熥实际上也没指望陆路的军队能发挥什么作用。
虽说历史上,中原王朝征伐这两国,走的都是陆路。
但也正因为如此,每次都铩羽而归。
这倒是不是军队的战力问题。
而是热带地区的蚊虫毒蚁,各种疾病,将士水土不服,后勤补给困难等种种因素造成。
打仗本身,反而是影响最小的。
说白了,暹罗,蒲甘终究只是两个小国。
与庞大的中原王朝,不可同日而语。
若非地形与气候环境限制,双方军队真拉到平原上面对面硬战,那随便一个中原王朝,都能毫不费力的收拾他们!
但气候地形这些天堑,限制了中原王朝的军队发挥。
这一次,朱允熥不过是借着大军出征的名义,修建一条通往暹罗、蒲甘的道路罢了。
毕竟,此地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仅从短期的经济角度考量,在这儿投资修路,实在是极不划算。
朝廷里的官员,必然会强烈反对。
尽管朱允熥可以强行压制,但也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让大臣们觉得他这个皇帝太过刚愎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