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这么做会不会导致暹罗大量民众乃至王公贵族倾家荡产,甚至让整个国家破产,他觉得那与大明毫无关系。
在朱寿的认知里,这些都不重要。
他身为大明的大将军,又是舳舻侯,一心想着要尽最大可能为大明谋取更多的利益。
这是他的职责所在!
可李思聪与暹罗特使签订的条约,虽说对大明确实有利,可在朱寿眼中,远远不够。
这份条约没有将暹罗的价值榨干,反而像是放了暹罗一马,这让朱寿很是不满。
特别是大明开发暹罗的矿产居然还要付钱,这一点让朱寿更是难以理解。
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朱寿眼中,暹罗大军是自己的手下败将,整个暹罗就如同大明的“战利品”。
虽然暹罗与大明相距甚远,风土人情差异极大,大明不会直接统治暹罗。
搜刮“战利品”,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怎么能轻易放过暹罗人呢?
难不成这个李思聪,私下里收受了暹罗人的贿赂不成?
朱寿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怀疑,紧紧盯着李思聪,似乎想要从他脸上看出些端倪。
“杀鸡取卵,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李思聪神色平静,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容,目光平和地看向朱寿:“舳舻侯可还记得宋朝时令人至今仍痛心疾首的‘靖康之耻’?”
朱寿听闻此言,原本坚毅的脸色微微一愣。
作为行伍出身的武将,他常年征战沙场,平日里钻研的多是兵法韬略、排兵布阵,对历史所知确实有限。
不过,“靖康之耻”这般重大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重要的军事典故,他还是知晓的。
甚至还专门研究过,当时的宋朝,要如何才能力挽狂澜,转败为胜。
李思聪神色一正,面容变得严肃起来,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当年的靖康之耻,堪称我汉人数千年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金人当时肆意妄为,对汉人百般羞辱。”
“他们不仅蛮横地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位帝王,还将大量的后宫嫔妃、贵卿朝臣一并裹挟而去。”
“开封城中,无论是公家的积蓄,还是百姓的私人财物,都被他们抢劫一空,洗劫得干干净净。”
“宋人所遭受的耻辱,自是不必多提。”
“乍一看,金人似乎在这场事变中占尽了便宜,捞取了无数好处。”
“然而,若我们静下心来,重新认真复盘这段历史,便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自靖康之耻后,金宋之间战火连绵不断,战争从未停歇。”
“岳飞、韩世忠等一众爱国将士,正是在这乱世之中,挺身而出,崛起于战火纷飞之际。”
“他们心怀家国,奋勇抗敌,一心想要收复失地,雪洗国耻。”
“倘若不是赵构昏庸无能,被一己之私蒙蔽双眼,驱使秦桧与金人议和,更是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于风波亭,那么这场宋金大战的最终结果究竟如何,仍犹未可知。”
“再看金人,他们最后所得到的,无非是侵占了大量的宋国土地而已。”
“但实际上,其中的绝大部分土地,早在靖康之耻发生之前,就已被金人通过各种手段占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