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五百一十章 治黄之法!朱允熥北巡!

第五百一十章 治黄之法!朱允熥北巡!(3 / 4)

“但今时不同往昔,有陛下亲制的水泥可用,能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只要工程得法,施工精细,大堤之坚韧,远胜古人之所能想象,何愁挡不住洪水呢?”

“若仍抱守旧法,堤越筑越高,滩地愈发广阔,泥沙年年堆积,终有一日,大水吞城,万民涂炭。”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迎难而上,试筑新堤,以解此患。”

王佐不甘示弱:“钢筋混凝土固然能使大堤大大加强,然人力有时尽,洪水滔天之时,其水流之快,水势之猛,绝非小可。”

“再没有宽阔的河面供河水通过,就算是铁铸铜筑的大堤,也束不住这等水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持己见,针锋相对,互不退让。

朱允熥微微蹙眉,目光幽深,似陷入沉思。

夏原吉所言,倒令他想起了前世的治黄之策。

通过兴建“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工程,控制水流、蓄清排浊,以水治沙,以水冲沙。

现今大明,自然无力修建如此庞大的水利系统。

连在黄河上面建一座像样的调蓄水库都无从谈起。

不过,这种“以水治沙”的理念,却是可以借鉴的。

用人力挖沙,注定不可能成功。

但若能借水势之力,将泥沙卷走,或许还真是一个办法。

不过,夏原吉提出的策略,却显得过于激进了些。

若将河道强行收窄,待洪峰来袭之时,那黄河水位将飙升至何等骇人高的度?

其间所蕴含的风险之巨,不敢想象。

钢筋混凝土当然大幅提升河堤的抗冲击能力,但若洪水之势太过汹涌,即便铜墙铁壁也未必撑得住。

这可不是水库中那种静态、可控的水。

而是携裹泥沙、奔腾不止的狂涛巨浪,其冲击力之强,足以撼动山岳。

一旦河堤在高压之下溃决,那决口便会被洪流迅速撕裂成更大的豁口,失控之水将携沙带石,奔腾而下,冲毁沿岸村镇,淹没良田沃野。

狭窄河道根本无力蓄水,水流会迅速蔓延至更广阔的区域,那时所酿之祸,怕不止如今的十倍。

然而,若不收窄河道,那就只剩下另一条路径可行,即“宽河滞沙”。

这是与前者思路截然相反的办法。

通过人为加宽河道,使洪水在下泄时有更大的通行空间,减缓流速,从而降低对堤岸的冲击力,避免决堤之祸。

这一法子,虽显保守,却实为可行之道。

只要河道拓展得足够广袤,比如几十里,乃至上百里宽。

那么,即便洪峰到来,水势亦会缓缓而行,不至于掀起巨浪,更不会轻易冲毁堤防。

但“宽河滞沙”也并非万全之策。

其一,要建如此宽广的河道,势必要征占沿岸大批农田村舍,百姓迁徙、土地重划,耗资巨大。

其二,此法治标而不治本。

泥沙虽被暂时滞留,却并未真正减少。

黄河泥沙年年不绝,河床仍在缓慢升高,积年累月之后,依旧难逃“高悬之河”的宿命。

百年、千年之后,河床再次高出地面数丈,唯有另寻出路,改道重筑,如此轮回,终难止息。

要治理黄河,难啊!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