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朕意!无人在意!

第五百一十一章 朕意!无人在意!(2 / 4)

身为皇帝,他有必要亲往视察,方能知实情、施良策。

黄河溃堤的大灾,既然已经发生,正好给了朱允熥一个名正言顺的契机。

这一次,他再无犹豫。

见陛下去意已决,杨士奇沉吟片刻,拱手奏道:“陛下若铁心北巡,请务必周全筹备,万万不可轻率行事。”

朱允熥微微颔首,道:“此言甚是。政务处与军务处即刻着手准备北巡之事,一应所需,不可有失。”

他语锋一转,又道:“黄河溃堤,生灵涂炭,救灾之事刻不容缓。”

“政务处须随时与河南、山东各地衙门紧密联络,统筹调配物资、指挥救灾。”

“必要时,可由军务处出兵协助,维持秩序,协助赈济。”

说到此处,他语气再变,道:“此次洪患中,电报机发挥了巨大作用,救了无数灾民的性命。”

“此乃国之利器,不容忽视,须再加大力度推广。”

“朕要让大明境内每一县,皆架通电缆,设置有电报机,使之能与周边县府、上级衙门,乃至与朝廷中枢随时通联。”

“此事不容拖延,务必限期完成!”

事实上,将电缆线铺设延伸至每一府县,并不是多难的事。

许多省际主干线路在铺设时,必然途经大量州县。

只需在这些节点之处就地架设分线,布设终端,便可顺势安置电报机,无须额外耗费太多的人力物力。

要让每一个县都通上水泥大道,确实难度极大,工程浩繁,所耗人力、物力与时日皆为惊人。

但若只是铺设一根电缆贯通过去,相较之下,便要容易得多,且速度也非常快。

通过河道,山地等地形困难地区,也十分简便。

如今的大明,早已非昔日可比。

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技术,工艺乃至施工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倘若真要说还有难处,也无非是个别偏远地处,地方远,交通困难,铺设起来稍微难一点点。

朱允熥此番毅然决意亲自出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电缆铺设后,电报机的普及使得远距离统筹指挥成为可能。

无论他身处何地,皆可凭借电报机,随时与金陵中枢、各省行政机关以及军务处保持紧密联系,处理军政大事。

与过往相比,有天壤之别。

以前,皇帝一旦离京,光是奏章往返的递送、急报的传呈,便耗时极巨,稍有延误,便会贻误军机、影响极大。

通常必须要让太子,或者是留一位亲王监国,以稳定朝纲。

而今局势已然不同。

中枢调度皆可实时进行,便不需要再在京城设置监国了。

主管电报部的大臣上前一步,俯身奏道:“臣领旨。”

“请陛下放心,电缆铺设之事,各地已有颇为成熟的施工经验。”

“至于电缆与电报机的供给,工厂亦产能充足,能充分供应。”

“臣在此向陛下保证,除极个别地势艰险之偏远之地外,中原腹地的各府各县,将于今岁岁末之前,全数通电缆、装上电报机。”

“届时,陛下无论所至何方,皆可电文直达金陵,与朝廷各部、诸省官署及驻军保持实时联系,统筹全局,毫无滞碍。”

他是听弦知意。

早在朱允熥提及“每一州县皆必须架设电缆”时,便已明白陛下的关键诉求所在。

确保北巡途中,通信无阻。

故而当即做了保证。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