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甚至还会因此心生怨恨,反目成仇,最终刀兵相向,那样一来,咱们的生意也就彻底做不成了。”
他停顿了一下,很快进一步阐述道:“大明要持续发展,要让每一个黎民百姓都过上更加富裕安康的生活,就必须与周边的国家广开商道,互通有无。”
老朱的声音变得富有感染力:“咱希望你们能够富裕起来,只有你们手中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购买咱大明源源不断生产的各类商品。”
“只有你们养殖的牛羊马匹日益增多,你们开采的矿藏日渐丰富,咱大明才能用琳琅满目的商品,换取你们的牛羊马匹,换取你们珍贵的矿产资源。”
“如此一来,你们的富裕,也会反过来促进大明的繁荣昌盛。”
“相反,若是你们持续贫穷,便会滋生对富裕大明的仇恨,进而不断挑起纷争与战事,这对咱大明而言,是极为不利且得不偿失的。”
老朱最后总结道:“这就是咱大明商人独有的思维模式,咱这样一番解释,你可能理解了?”
老汉微微一笑,慢条斯理地抚摸着颔下的长须。
旋即,目光锐利地盯着老朱,语气中带着几分洞察秋毫的自信:“你方才所言,确实颇具道理,但恕我直言,其中还有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你尚未提及。”
老朱闻言,不由得一怔,他正疑惑间,便听得老汉接着说道:“你们中原人,素来以受过圣人教化而自居,认为周边所有未经圣人教诲的国家,皆是未开化的蛮夷之辈。”
老汉的语气变得有些犀利,直指核心:“甚至你们的皇帝,在公开发布的昭告天下圣旨中也明确宣称,大明肩负着教化四方蛮夷的重责。”
“在此之前,便已有不少大明的读书人,长途跋涉来到我们图兰帝国,孜孜不倦地宣扬你们的圣人之道。”
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你们对外扩张,应该就是为了传播所谓的圣人教化吧?”
“让我们都与你们一样,俯首供奉你们的圣人?”
“你们帮助我们,是否便是为了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恩小惠来拉拢我们,企图让我们改变对主的虔诚信仰,转而遵从你们的圣人教诲?”
老朱闻听此言,顿时愣住了。
他万万没有料到对方竟然这样去想。
他旋即回想起,情报人员此前上报的信息中曾提及,这些西言国家都将他们对“主”的信仰看得无比神圣和重要,甚至为此爆发过血腥的“宗教战争”。
不仅如此,即便信奉同一个“主”,但由于内部教义的细微差异,彼此之间也会互相指责对方是“叛逆”,是对“主”不忠诚,甚至认为必须将其彻底清除净化。
朱允熥颁布的鼓励大明百姓出海的圣旨里面,也确实提到了要去海外宣扬圣人教化。
如此看来,他们会产生这般理解,也便不足为奇了。
他们以为大明和他们一样,是为了向宣传“宗教的教义”。
这是典型的“以己度人”了。
不过,他们恐怕并不清楚,即便在中原,对于圣人之道,也存在着不同的学派和流派,彼此之间也在激烈地争夺着话语权。
谁有资格“释”圣人的经典,谁就能在无形中拥有巨大的权力。
然而,圣人之道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核心思想,便是“和而不同”。
这正是他们所不曾理解的。
所以,哪怕众人的看法不尽相同,对圣人之道有着各自独特的理解,抑或根本不信奉圣人之道,受过圣人之道熏陶和教育的汉人也不会觉得这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更不会因此认为此人是触犯了什么滔天大罪!
毕竟,这便是圣人之道中“和而不同”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