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禹没有耽搁,仅仅只休整了一天,把一些该准备的东西准备妥当,便匆匆从绵竹县赶往了郡治雒县。
三百精锐依旧住在当初安排的矮房之中,王徽及一众侍女,包括唐家带出来的十多个侍卫,则和唐禹一起住进的郡府。
“早盼着先生回来了,今晚安排晚宴给先生接风。”
李期打着呵欠,似乎还没睡醒,又连忙关心道:“先生肩上的伤好了吗?可惜凶手没有抓到啊,不过有几个可疑的…当时正在附近逗留,我全都给杀了。”
唐禹一时间有些无语,李期这王八蛋真不是个东西,也不管是否无辜,先杀了再说。
“不必了。”
唐禹摆手道:“我本想从新都县开始治理整个广汉郡,但了解实际情况之后,还是要从上而下才行。”
“几个世家的家主我已经见过了,给他们下了严令,让他们必须支持殿下。”
“现在他们要去剿匪了,而我坐镇郡府,先把广汉郡的风气改一改。”
李期挠了挠头,尴尬笑道:“我也不懂这些,就全靠先生了,不过昨天那两则告示…是怎么回事?”
唐禹正色道:“治理地方,先在治安,后在司法,前者解决的是明面上的欺压,后者解决的是暗处的欺压。”
“两手抓,广汉郡才能太平,才能勠力同心往前发展。”
“殿下,你一定要支持我,我们的时间很紧急,最多三个月,李班就要动手了。”
“三个月内,我要完成广汉郡内的组织生产、兵丁招募和初步训练。”
“届时,兵力广足,后勤无忧,才能真正办大事。”
“人物很艰巨,我会在短时间内集权,以铁腕手段完成这里的短暂腾飞。”
李期面色严肃,又不禁挠了挠头。
他还是没听懂,但他至少知道兵力广足、后勤无忧是什么意思。
他只是怀疑:“先生…蜀地的百姓…油滑又刁蛮,不太好组织啊。”
“以前也有人试过号召百姓,但…那些百姓毫无纪律,根本管不了。”
唐禹郑重道:“只要殿下支持我,我就一定能让广汉郡焕然一新。”
李期见他如此自信,当即大声道:“好!既然先生都这么说了!我肯定支持!”
“那些个世家敢不听话,就直接杀了算了,反正老子如果败了,他们也要死。”
唐禹道:“有殿下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翌日一早,也就是四月二十三的早晨,唐禹开始坐镇郡府。
他并未待在大堂里,而是直接把桌椅板凳搬到了郡府之外的广场上。
四周设立了二十个兵器置换点,而且已经备好了铜钱。
百姓们路过,也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好奇看两眼,便低着头走了。
告示写得清清楚楚,神雀的人也在民间传递消息,不可能没人知晓。
上交一把兵器,能换五个铜钱?这谁信…
怕是拿出兵器那一刻,就被当成刁民打…
没有人信,但却真有人来换。
原因不是相信唐禹,而是——“哎老子偏要去试试看”!
就是这种乐子人和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态,促使了第一批人前来兑换兵器。
多年的战乱,加上匪患不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兵器,或是大刀,或是长矛,或者是短剑,也不知道是什么途径来的,但确确实实是有。
“收下他的兵器,给五个铜钱,不要登记姓名和地址,我们不在乎是谁上缴的兵器,我们只是专注完成郡府的承诺。”
唐禹的命令很清楚,一切从前,给兵器就直接给钱,丝毫不犹豫。
于是,“唐郡丞真给钱”的消息,就如同长了翅膀,传到了各个地方。
上午只有十多个人来换兵器,下午就猛增到了数百人。
消息越传越广,许多人拿到铜钱,高兴的不得了,忍不住炫耀,更引得其他人来换钱。
于是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唐禹刚走出郡府大门,就看到了密密麻麻数不清的百姓,全部拿着兵器。
李期正带着几百兵马,与这些百姓对峙着。
看到唐禹,他连忙喊道:“先生,吓我一大跳啊,我以为百姓暴动了,几千人拿着兵器往郡府来,结果说是响应你的号召,说什么来换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