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也因为给大人物输血,死在病床上。
凄惨。
如果说他的前半生是惨的话,那么后半生,就是凄惨了。
在电影版里,极尽渲染后续的情绪和凄惨,也正是因为后续的凄惨渲染,正因为后续的极致渲染,才能将戛纳奖斩下,那极致的情绪渲染能力。
拉满了,真的拉满了。
而电视剧版的《活着》。
似乎,在这段剧情的表达里,就更加的.平淡。
在福贵的脸上,只有麻木。
克制的痛苦表达。
并没有太多的沉兀在脸上。
很麻木。
但那也是平淡的麻木.没有特别渲染的情绪表达。
这种痛苦太平淡了。
假如代入到自己的话。
假如我作为观众的话。
这样的痛苦我又如何受得住可是福贵就受住了。
在这种痛苦的施压之下,他就选择了.活着。
儿子救活的那个大官是春生。
当年在战场上,如果不是福贵给了那个饼,春生就死在战场上。
而自己的儿子却因为给他输血死了。
而最后.在清算的时候,春生也因为内疚上吊自杀,他本来可以不自杀的。
因为对福贵的惭愧困扰了他的大半生。
死了也许才是好的。
这种极致的讽刺和痛。
此时的王凤升和徐翔就突然意识到一件事情。
这个电视剧的剧组。
貌似是真的懂,而且非常的懂。
知道什么样叫活着。
也知道活着这件事带来的痛苦是什么。
那些对主角施加痛苦的桥段,就没有一点点的收敛,全部盘了下来,全部施加了下来。
但福贵却依然活着。
直到这里的时候。
就没有人嘲笑他。
谁说他是低配电影版的
至少此时的徐翔。
就敢这么说。
他就绝对不是什么低配的电影版。
绝对不是。
虽然说张谋子肯定不会去蹭这个热度的。
甚至葛佑都觉得有点烦。
而对于这部作品的舆论发酵,也大多在他和电影版的关系上
“请不要拿这部作品来高攀我了好吗我就不觉得他和我们电影版有什么关系联系,但您要说他是照着我们的活着拍的,那确实是,1:1的老还原了。”
葛佑除了看完前两集之后,就没有继续看这部作品了,更低劣的演技和差不多的剧本理解,拾人牙慧的东西,对于他来说,看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一点意义都没有,只会让他感觉由内而生的无趣。
面对采访也只会话里话外的说。
没有什么好说的呀。
就是电视剧版本蹭着热度的活着。
无趣无意义。
还不如多来看电影版。
当然这份采访就是华艺兄弟出来的,也算是给张谋子打热度。
你电视剧能蹭电影的。
那我电影也能反而蹭你电视剧的。
你粗略模仿我的作品,那我就拿你来垫高我,去给我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来作陪衬。
从一开始是这样的。
此时的张谋子就悠然地坐在家中,活着的上映对他来说插曲都不算,甚至连蹭热度这件事情,都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毕竟我可是华夏第一大导。
“也不知道这次我们两个人谁会更胜一筹。”
“这一次电影市场就是属于我们的战场,今年是明年是,以后也是,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在这个市场上和我们针锋相对了。”
张谋子看着马小刚就有些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