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哈》的赞助版图向来打得细致,虽然早就敲定唯品会作为独家冠名合作伙伴。
承包了嘉宾们的穿搭造型与好物推荐,但在实际拍摄中,节目组从不放过任何资源联动的机会。
但除此之外沿途城市的文旅局、本地品牌商业会主动拋来橄欖枝,毕竟这档节目自带“国民级暴光”体质。
嘉宾们日常出行乘坐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休息时隨手拿起的气泡水,甚至入住酒店的定製洗护套装,都会隨著镜头进入千万观眾的视野。
这一期在横店的拍摄更是如此。
除了唯品会的核心赞助外,横店影视城几乎敞开了所有资源:不仅协调了核心拍摄区的场地使用权,还调来了专业的古装道具库供嘉宾体验,甚至安排了资深场务全程陪同协调工作。
要知道,横店作为国內影视基地的龙头老大,平时接待剧组都要排期,能给综艺这么大的便利,既是看中节目热度,也是想借嘉宾们的体验,向观眾展示“影视幕后的日常”。
虽说横店早已家喻户晓,但持续的曝光对维持文旅热度始终是必要的,毕竟每年都有新的影视基地崛起,不进则退的道理谁都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郭麒零所在的剧组。
这个以“高效短剧”为核心的团队,已经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將近一年,从前期选题、剧本创作到拍摄执行、后期剪辑,整个製作流程早已打磨得如同精密齿轮般顺畅。
目前他们创下的纪录是:一周时间完成一部80集短剧的拍摄,紧接著交由后期团队用三天时间粗剪、调色、配乐,最后无缝对接各大短视频平台完成发行。
从选题到上线全程不超过半个月。
这种“短平快”的模式在短剧赛道里相当有竞爭力。
只是这一次,他们在走完常规的前期筹备流程后,还要配合《五哈》节目组,让嘉宾们沉浸式体验一番片场的日常工作。
不过这对常年泡在剧组的演员们来说,早就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搬道具、盯灯光、候场走位,这些本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甚至比节目组安排的素人体验更得心应手。
“郭导游,这儿可是你的主场啊,打算怎么安排我们这帮临时工”邓潮第一个凑到郭麒零身边,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其他人也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期待。
郭麒零早就胸有成竹,清了清嗓子说:“到时候大家就在我这儿打工,工资嘛自然是节目组来发,现在空缺的职位有场务、灯光、导演助理、化妆师,还有录音员和替身,六个岗位,大家可以自己选。”
几人凑在一起嘀咕起来,但鹿涵数了数人头:“不对啊,郭导游,咱们现在一共8个人,六个岗位,那剩下两个人做什么”
“剩下的两个人要执行隱藏任务。”
郭麒零神秘一笑,“因为我们接下来要去义乌那边,得提前去踩点做些准备,这任务得靠谱的人来干。”
最后大家商量决定:黄博作为飞行嘉宾下一期就要离队,自然不適合执行长线的隱藏任务;孟子艺是女生,体力活可能跟不上;鹿涵和邓潮负责摄影灯光这种技术岗比较合適。
“我觉得,黄博老师可以去当录音员啊,毕竟博哥这可是专业的吧”
周乐突然开口提议,语气里带著明显的调侃。
眾人听了这话都笑出声来,只有孟子艺一头雾水。
追著旁边的陈贺一个劲儿问:“你们笑什么啊录音员怎么了”
“你可能不知道,博哥当年也是北电毕业的,只不过当时是在高职班学的配音专业。”陈贺忍著笑解释道。
孟子艺恍然大悟,可很快又皱起眉头:“博哥演戏这么好,当初为啥要学配音啊难道不该学表演吗”
这种一本正经的问题,往往最是伤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