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瀚祥刚从那边过来,于是两人就此告别。
到了荣宝斋,首先就看到有一个老外正在看《清明上河图》,魏明赶紧上去凑热闹。
“这可是好东西,不得卖他一百万刀啊。”魏明对于经理玩笑道。
于经理:“魏老师玩笑了,又不是真迹,如果是真迹的话,一千万也不能卖啊。”
最终这位外国客人还真买了,荣宝斋收了人家200刀。
这什么概念,魏明在这里买的各当代名家的真迹,超过200刀的也就那么几幅代表作,其余的几十刀就能买到不错的了。
不过谁让这是《清明上河图》呢。
《清明上河图》确实在中国绘画史上意义非凡,别说宋朝张择端的真迹了,就算是仇英临摹的版本那都是国宝级别的,放在辽博供着,未来一幅无法断定是仇英临摹版的《清明上河图》都能卖出七八亿。
而清朝人临摹的仇英临摹《清明上河图》版也能卖个一亿上下,“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就这么值钱。
当然也和这时候的复印技术也没那么方便有关,这个复刻版是荣宝斋研发了数年之久的木板水印复刻版,集公司多位技术骨干的看家本事制作而成,共雕刻木板2150块,在勾描、刻版、印刷、装裱等环节精益求精,而且数量有限,精致无比,贵有贵的道理。
魏明知道这辈子甭想拥有真的《清明上河图》了,所以干脆也买了一幅复刻版,哪怕这玩意儿升值潜力没有那些真画高。
因为这复刻版只能算是可再生可复制的工艺品,于经理也没要魏明外汇,人民币给400块就行。
“行吧,等会儿一起结账,”魏明看了起来,“这驴不错,我跟驴有缘,这是……黄胄的画。”
于经理道:“黄胄先生的驴是一绝,毕竟他是保定人嘛。”
黄胄准确讲是保定蠡县人。
“难怪画的这么地道,有生活啊。”
黄胄的绘画风格线条奔放,形象生动,这时候价格比较一般,跟吴作人他们这些前辈差着行情。
魏明看了一下黄胄还有马,于是买了一幅《驯马图》一幅《群驴图四条屏》,一共才了一百多。
不过他来这里可不是为了这些小钱的,国内账户上还有一百多万人民币和三十几万美元,几千万日元,啥时候才能完啊。
于经理也看出魏老师想要钱的冲动,于是把他引上二楼贵客厅。
荣宝斋好东西多着呢,只不过他们不会一下子都放出来,隔三差五才会下决心卖掉一件。
“这件东西您肯定喜欢,我特意给您留着呢。”
“哦”
于经理打开一个木匣子,取出一个装帧精美的册子,尺寸大概是30多厘米x40多厘米,上书“毛主席诗意册”,傅抱石的作品。
“一共是八幅,名字分别是韶山诗意、芙蓉国里尽朝晖、虎踞龙盘今胜昔、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寥廓江天万里霜、登庐山诗意、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风展红旗如画。”
魏明上手看了起来,作为主席的诗迷,他对这几幅对应的诗词都很熟悉:“《七律到韶山》、《七律答友人》……”
当翻到代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虎踞龙盘今胜昔》这幅画时,魏明跟于经理对视一笑。
于经理道:“这一幅如果叫《人间正道是沧桑》就更妙了。”
全部看完后魏明很满意,最后问价是1600外汇券,相当于每幅2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