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你们俩死哪去了?”当魏明接起电话,听到了朱霖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当然,还有一些小愤怒。
为了赶上龚樰的生日,她没日没夜地赶进度,总算提前完成了拍摄计划,而且回京后都没有先回父母家,第一时间跑到了团结湖。
天都快黑了,结果家里没人不说,而且像是好久没住人了,茶几上还有一张纸条,都落灰了。
是魏明的笔记:霖姐,回来后打这个电话。
魏明正在跟龚樰欣赏刚刚被鉴定过的《清明上河图》,听到朱霖的声音笑道:“我们搬家了啊,你就在团结湖待着不要动,我过去接你。”
没多一会儿,魏明就骑着摩托出现在团结湖,还碰见了带儿子遛弯的表妹云云,现在天没那么冷了,也敢把四个多月的梅长苏带出来了。
小家伙白白胖胖的,很老实的样子,魏明逗了逗外甥,问了几句小梅和舅妈的近况,这才放心上楼接人。
“你们搬哪儿去了啊?”朱霖坐在沙发上问。
“南锣鼓巷。”
朱霖道:“我可不搬,我这楼房住的多舒服啊,才不跟你们遭那个罪呢,我得劝劝小雪,还是搬回来跟我住比较好。”
“但那里地段好啊,上下班都方便不是,”魏明跟霖姐挨着坐下,“连着拍了半年电影,辛苦了,接下来你就好好休息休息吧,过几天我再跟你去一趟燕京人艺,把工作关系解决一下。”
“说好啦?”
“嗯,定下来了。”
朱霖摩拳擦掌:“我还真有点好奇话剧怎么演呢,接下来除了《西游记》我就不接戏了。”
魏明让朱霖什么都不用带,那里有全套属于她的生活用品:“那就是你另一个家。”
朱霖笑问:“那我第三个家什么时候能住。”
“等着吧,等政策好了我打算把在那里养老。”魏明憧憬着自己跟两个小老太太养老的生活。
到了南锣鼓巷的家里,推门进去后,朱霖对这个新家很是满意,四合院比楼房明显的优点就是敞亮,尤其这还是一个七百多平的两进四合院。
到了内院,游泳池等设备更是让她惊喜,似乎四合院也不差。
“霖姐,欢迎回家!”龚樰书房里出来,她提前就把院子里的灯组打开了,院子里跟白天没什么两样。
朱霖指着她出来的房间道:“那是卧室吧?”
龚樰:“哪儿啊,书房。”
魏明:“正好有点事跟你们托付,都跟我进来,院子里灯关喽。”
进了宽敞的书房,可以看到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幅《清明上河图》,朱霖凑近一些:“这是咱们挖出来的那幅吧?”
魏明点点头,龚樰告诉她:“我们刚刚正在赏画,这幅画经过荣宝斋和故宫几位老先生的鉴定,基本可以确定是明朝仇英真迹。”
虽然画上的盖章不多,但有几个也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收藏家,另外老魏的忘年交朱家进先生从画上的一句题诗认出了那是文徵明的笔迹。
文徵明也是明四家之一,比仇英年纪大不少,不过两人关系很不错,文徵明也很提携后辈,朱老爷子认定那是文徵明亲笔,那么画是仇英真迹的概率大大增加。
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仇英晚年根据自己的第一幅摹本二度临摹的作品,所以稍欠激情,但技法更加娴熟老练,大开门的东西。
朱霖虽然不懂画,但也听魏明说过仇英摹本的厉害之处,更何况上面还有文徵明的书法。
“那这就是国宝啊!”
魏明:“绝对是我藏品里最珍贵的一幅,哪怕是省级博物馆见了都要供起来的程度。”
龚樰:“让你也看看,回头就要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