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记得,东叔对他很好,小时候经常给他买吃的买穿的。
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连吃一顿饱饭都不容易,东叔却对他这么好。
这让他感动不已,自打懂事开始,他就把自己东叔当成了除自己母亲外最亲的人。
他说东叔不仅给他买吃的穿的,还送他去读书上学。
西坪沟没有小学,读书只能去镇上,而且那个时候还没有义务教育,所以读书是要自己掏学费的。
他妈舍不得花这个钱,因为农村人就指着地里刨食,卖点粮食换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结果是东叔坚持,还给他出了学费,让他去读书。
东叔要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挣大钱。
只可惜,他不是学习的料,压根就读不进书。
但他不想让东叔失望,并没有像苗壮那样直接辍学不读了,而是硬挺到了读完初中为止。
由于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也考不上高中或中专,于是只能回家。
但起码,他也算是脱掉了文盲这个帽子。
他说自己十一岁那年,得了急性阑尾炎,大半夜在家里疼得直打滚。
他妈吓坏了,跑去找东叔求救。
东叔连夜把他送去了镇上的卫生院,后来又紧急转院送到了县医院开刀,才算保住了他的一条命。
这也是为什么他说没有东叔自己早死了。
因为那天晚上,他疼得连自行车后座都没法坐,走几米就从后座上滚下来,走几米就滚下来。
最后是东叔背着他,大半夜伸手不见五指,跑了十几里路把他送到了镇卫生院。
他后来才听自己母亲说,那天晚上把他送到卫生院交给医生后,东叔整个人浑身都是汗,跟个水人一样,躺地上足足喘了半个小时的气才缓过来。
他得知后,还没出院就跪在东叔面前,邦邦邦地磕了三个头,发誓自己以后要给东叔养老送终。
初中毕业后,东叔给他在镇上找了个铁匠铺当学徒的活儿,因为他有膀子力气。
他说学徒那几年很苦,铁匠铺里整日都跟火炉一样,打铁时火星子崩到身上就是一个疤。
但他都挺过来了,因为这是东叔给他安排的工作,他不能对不起东叔。
这也是他和苗壮的区别,他是个很楞的人,不像苗壮那样性格软弱,没有原则。
他在提到苗东方的时候,态度是非常认真的,语气了充满了对东叔的感激。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最终才会走上一条不归路的。
后来,他的母亲病倒了,去医院查下来,说是肝上有问题。
医生表示,这个病不能太操劳,得好好养着。
于是为了照顾母亲,他跟东叔商量之后,他辞了铁匠铺的工作,回了家,开始肩负起家里的生活重担。
那年,他十八岁。
但是他的回家,并没有让母亲的身体得以好转,毕竟损伤都是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等到症状出现的时候,都已经为时已晚了。
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他急得夜不能寐,但也无能为力。
有一天,东叔突然喊他上家去,然后拿出了一套新衣服,让他换上。
他不明所以,东叔告诉他,自己找了个媒婆,带他去相亲。
还说女方家里不要彩礼,只要男方踏实,人好就行。
苗铁军立刻表示自己现在不想娶媳妇儿,他就想着照顾他妈,让他妈能赶快好起来。
东叔拉着他坐下,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妈这病,怕是多半好不了了,也不知道哪天人就不行了。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看到你娶媳妇儿,然后再生个娃。万一这都没看到,那岂不是让她死不瞑目?
就是这番话,让他决定听从东叔的安排,换上一身新衣服跟着去相亲了。
没多久,他就结婚了,也就是现在的老婆。
结婚第二年就生了一个女娃。
第二年,他母亲就去世了,他说是东叔带着村里人帮他办的葬礼。
平时东叔对他也很照顾,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偷偷给他塞钱,都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