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重生97,我在市局破悬案 > 第523章 西北·结案(两万字大章,补盟主加更,求月票)

第523章 西北·结案(两万字大章,补盟主加更,求月票)(4 / 17)

这批知青的到来,对西坪沟的影响不大,因为知青上山下乡本就是来参加劳动的。

所以他们每天都跟村里人一起,开荒垦地,干农活。

村里人还笑话他们瓷锤,笑话他们一点都没有干活的样子,连挥个锄头都不像样,地里的东西啥都不懂,还有女娃娃被蛇给吓哭的。

在几乎所有村民眼里,这群打城里来的知识青年,就是废物,干啥啥不会,比农村娃差多了。

可真正受到影响的人,是苗东方。

最开始,是老村长的意思,让苗东方多帮衬这些来插队落户的知青,毕竟都是年岁相仿的,肯定能聊得来。

但很快,苗东方就发现不对劲了。

因为除了在干农活的时候,这几个知青表现得格外笨拙之外,其他方面,让他感受到了很多不同。

这些人的生活习惯非常良好,尽管居住条件艰苦,但他们很讲卫生,东西也都收拾得井井有条,和农村人格外不一样。

但这不算什么,真正让他感到震撼的,是他们平时聊天的内容。

他们聊文艺、聊音乐、聊诗词歌赋,聊历史,聊自己的所见所闻。

这些东西都是苗东方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在此之前,他知道孙悟空,知道诸葛亮,却根本就没听过什么是四大名著。

在此之前,他在西坪沟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上面派发来的报纸,众人都得围着他让他念给大伙儿听。

可在这群知青面前,他发现自己连插上一句嘴的机会都没有。

在他们面前,他浅薄得就像一个出生的婴儿。

这对他的认知而言,是摧枯拉朽般的打击。

所以从那群知青来了后,村里人都知道,苗东方整天跟这些人混在一起,大伙儿还笑话,说他喜欢给城里人当狗腿子。

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他们看不起这些知青,觉得他们不会干农活,纯粹是来拖累他们的。

但苗东方不一样,他从这些知青身上,发现了自己的浅薄和渺小。

尤其是这些人让他意识到了,这个世界很大,有太多地方、太多东西他没有见过了。

他就像是那只井底的青蛙,突然发现原来天空不只有井口那么大,而是一望无际地辽阔。

所以他给这群知青当起了小跟班,以教他们种地的名义,成天和他们混在一起,实际上却是从他们身上学习各种各样琐碎的知识。

尽管这些知青其实也只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而已,苗东方再描述出来,对周奕而言听着觉得都是些比较常见的知识,可对那个六十年代的西坪沟而言,对只读了两年小学勉强识字的苗东方而言,这些知识让他受益匪浅。

其中有两个人,对他的影响很大。

一个就是金翠萍,这姑娘来自于千里之外的地方。事实上这七个知青来自天南海北,所以他们的所见所闻都不一样。

金翠萍的家乡在海边,有一回她在田埂间说起了大海,她说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晴空万里,天空和海洋仿佛在遥远的天边连成了一片;有时大海又会乌云密布,怒浪滔天,狂风骤雨如山呼海啸。

说得情到深处,她不由得开始朗诵高尔基的《海燕》。

虽然苗东方不知道这位高大爷是谁,但当他听到那些慷慨激昂的文字,当他听到那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时,他激动不已。

仿佛自己的灵魂也化身为了那只苍茫天海之间肆意翱翔的海燕。

他这辈子都没见过大海,那一刻,大海已然成了他心中的圣地,成了他的耶路撒冷。

这也是他后来娶金翠萍的原因之一,因为他说金翠萍长得并不好看,圆脸,人也矮,有点微胖,不难看,但绝对算不上好看。

但她朗诵海燕时的慷慨激昂,深深地吸引了自己。

另一个叫王国发,是这群知青里学历最高的,唯一一位高中毕业的。

这位王国发后来并没有留在西坪沟,也没有回他的家乡,而是因为有文化,不仅会俄语也会英语,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后来被县里看中,安排去了文化站工作,然后在政府工作中表现优异,平步青云,连连高升。

苗东方最后一次听到关于王国发的消息,是几年前了,据说已经被调到某市当大官了。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