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导致了两人死亡。
由于这起投毒案具有极强的随机性,加上中毒者捡到饮料的地点也分散在全市各地。
所以这起案件被洛河警方定性为,以报复社会为动机的随机恶性投毒案。
据后来陆正峰对周奕说,当年那阵子几乎全洛河的警察每天都要拿个大喇叭出去边巡逻边提醒市民别捡地上来历不明的东西吃喝。
因为谁也不知道,凶手到底准备了多少投了毒的饮料。
由于监控没普及,警方只能通过大量走访调查目击者来寻找可疑人员。
但这种投毒太好操作了,晚上骑个自行车经过,随手一扔,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结果就是,这案子成了悬案,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和一个六十四岁的男性,无辜枉死。
而且还浪费了大量的警力,算是洛河非常大的一起案件了。
后来这案子怎么破的,也是相当让人无语。
十二年后,洛河警方抓捕了一名年轻的杀人犯,这小子是酒后和人起冲突,最后失手把人捅死了。
吓傻了的嫌疑人说要戴罪立功,说他知道当年投毒案的凶手是谁。
而他要举报的这个凶手,就是这个嫌疑人的亲生父亲。
最终就是这次“父慈子孝”的举报,让十二年前这起投毒案才得以侦破。
原来,这案子根本就不是什么报复社会的随机投毒案,而是一起典型的利用“随机杀人来掩盖真正杀人目标”的谋杀案。
凶手真正的目标,就是那名六十四岁的男性。
凶手是个心胸极度狭窄的人,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和死者的女儿搞对象,结果被死者看不起棒打鸳鸯拆散了。
因此他一直怀恨在心,耿耿于怀。
虽然他恨不得生啖其肉,但也没敢真的做什么,毕竟怕被警察发现,吃枪子。
结果有一天,他意外看了一本八七年引进出版的老书,书里面表面按字母顺序随机杀人,实则把真正目标隐藏在其中的诡计,让他惊为天人。
同时也醍醐灌顶,萌生了向死者报复的念头。
这本书,就是周奕对陈严提到的阿加莎的《abc谋杀案》。
于是凶手仿造这本书的诡计核心,在跟踪了死者一段时间,发现他有早起捡垃圾补贴家用的习惯。
然后精心设计了一个“随机投毒案”,把自己真正的谋杀目标用随机投毒这层外衣给包裹起来。
在轮到死者的时候,他通过在死者活动范围附近蹲守的形式,看着死者把饮料给捡走了。
没多久,死者就因抢救无效死亡了。
而且为了确保在轮到死者之前事情不至于闹太大,他前几次投毒,饮料里加的鼠药剂量都不大。
只有死者喝的那瓶,剂量才加大了。
所以其他被害人都没有生命危险,唯独那个五岁的小男孩,是个意外,可能是因为年龄太小的缘故导致的。
至于凶手的儿子为什么会知道自己父亲是凶手,是因为当年还在上小学的他亲眼见过父亲拿针筒往饮料瓶里打东西,后来他想喝饮料,还被父亲给骂了。
犯罪嫌疑人之间为了戴罪立功,减轻自己的量刑,相互检举揭发也是很常见的事。
毕竟这些人的义气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大部分人为了自保卖友求荣起来是半点都不含糊。
可当儿子的举报亲爹的,确实不常见。
这案子周奕看过档案,在他看到的时候案子已经破了,所以不算悬案。
他主要还是听陆正峰说的,所以印象比较深,毕竟陆正峰当年是该案的亲历者。
因为上一世没有龙志强案,就不会有这个轮岗小组的制度,案发时陆正峰就还在洛河。
但这一世情况有所改变,陆正峰来了宏城,这案子就会落到陈严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