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丁奇这个“司里通”的指点,很多之前觉得棘手的流程性问题,都迎刃而解。
两人虽然负责的课题不同,但很多宏观思路是相通的。
尤其是在华夏加入wto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都在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
一系列适应新形势的改革措施,正在酝酿出台。
体改办作为核心参谋机构,这段时间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办公室里,几乎每个人都在连轴转。
刘清明更是如此。
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将自己脑海中那些来自未来的经验,巧妙地融入到报告和分析中去。
这些经验,是华夏未来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宝贵财富。
随便拿出来一点,都能让这些顶尖的智囊们感到惊叹。
比如,在分析能源结构时,他不仅指出了高耗能产业占比过大的问题,还前瞻性地提出了发展清洁能源、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初步构想。
这些观点,在当时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刘清明能用详实的数据和严谨的逻辑,推导出其必然性。
丁奇在一次小组讨论会上,听完刘清明的发言,沉默了很久。
会后,他把刘清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清明,你报告里关于碳交易市场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丁哥,是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刘清明说,“我们国家经济要发展,能源消耗必然持续增长。但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国际社会对环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丁奇盯着他看了很久。
“你这个思路,很大胆,也很有远见。”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我们之前做的一个内部研究,关于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环保的,跟你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没有你这么系统,这么深入。”
丁奇把文件递给刘清明。
“你看看,有什么想法,我们再聊。”
刘清明接过文件。
他知道,自己这块敲门砖,算是彻底砸开了。
他正在一步步,从一个新人,变成这个核心智囊团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他相信,只要给他时间,他的声音,一定能传递到更高的地方。
……
工作再忙,生活也要继续。
这天下午,刘清明接到了苏清璇的电话。
“清明,这个周六有空吗?”
“怎么了?”
“我要去趟苏家,见见爷爷。”
刘清明拿着电话的手,停顿了一下。
该来的,总会来。
苏家老爷子。
一个曾经在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虽然已经退下来多年,但他的影响力,依然不容小觑。
“好。”刘清明说,“我陪你去。”
电话那头的苏清璇,似乎松了一口气。
“那我周六早上来接你。”
“嗯。”
挂了电话,刘清明站在窗边,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车流,久久没有说话。
他知道,这次见面,绝不是吃个饭那么简单。
这是苏家对他的一次正式“面试”。
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
周六,天气晴好。
一辆银白色的帕萨特b5,准时停在了刘清明单位宿舍的楼下。
苏清璇长发披肩,脸上化了淡妆,整个人显得既干练又温柔。
刘清明拉开车门坐进去。
一股熟悉的馨香,扑面而来。
“等久了吧?”
“没有,我也刚到。”苏清璇笑着,侧过身,帮他理了理衣领。
车里的空间很小。
两人靠得很近。
刘清明能清晰地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和眼眸里自己的倒影。
他没说话,只是伸出手,将她揽入怀里。
苏清璇顺从地靠在他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