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都御史张慎言听后,眉头一挑,“牧斋兄的意思是立贤不立长?”
钱谦益点了点头,“不错,我听说潞藩从小就聪明好学,若让其登基,必然是一个贤明之主。再者,潞藩本没有机会登上大位,我等助他登基,潞藩必定投桃报李,而我东林党人,便可继续为朝廷,继续为百姓干一朝的事实!”
堂上众人眼前不禁一亮,都已经有些动心,潞藩没有根基,登上大位,必然无法成为一个强势的君主,朝政自然还是由咱们东林把持。
在座的人连福王和潞王都没见过,便纷纷默契的说着。“嗯,潞王贤明。”
“牧斋兄说的有理!”张慎言还是有些疑虑,“只是长幼有序,立长不立贤,这是当初我们拼死维护,也是我党人引以为豪的事情。现在忽然反过来,说立贤不立长,怕是会让天下人耻笑啊!”
“藐山兄!”钱谦益把脸一板,语重心长道,“时下国朝动荡,我们东林应该担起责任,选个贤明的君主出来。岂能因为害怕庸人的闲言蜚语,就不为社稷考虑?”
党魁就是党魁啊!明明是为东林的利益考虑,被他一说,整得好像要殉道一样。
这下阻止福王登基,成了为天下考虑,而在天下和江山社稷面前,扇自己脸算什么?打肿都没问题。
众人一阵叹服,林时对道,“先生说的有理。现在局势动荡,国朝正需要明君,我们为了江山社稷,背点骂名算什么?”
“先生说的有理,不过天下人却未必理解我们的良苦用心,学生认为,还需要分头游说才行。”黄宗義出谋划策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那咱们就分头行动,我去游说史公,他是南京兵部尚书,东南官场以他为首,只要说动他,大事就成了一半。你们则分别去游说南京官员,说服他们拥立潞王~”
商议完,众人便各自散去,而东林党人的游说,无非就是造福王的谣,然后吹捧潞王。
东林党人员众多,掌握朝野话语之权,不几日间,江南各地就充数着对福王不利的留言。
身在淮安的福王,啥事没干,祸从天降,只能求救与武将。
其实在历史上,崇祯和太子没有南下,福王继承大统,也是合乎礼法,合乎规矩的。
南明朝的统序之争,主要是东林党人挑起,是他们破坏了曾经维护的东西,挑了一个不相干的潞藩,带了个非常不好的头。
从王朝稳定的角度来说,长幼有序,立长不立贤,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这样一来,有一个标准存在,根据血统长幼排序,立储很好选,不会发生太过激烈的夺位之争,但要是立贤,那就没了一个固定的标准,谁都可以说自己“贤”,所有的宗亲都有机会,那就乱套了。
早期的东林党人,是礼法的维护者,现在的东林党人却从狭隘的私利出发,推翻原来的说辞,强烈的反对福藩,致使福藩只能求助与藩镇,最后造成藩镇做大不听中央的局面。
在福藩借助外镇登基之后,这个时候本该团结一心,一致对外,但是东林党却制造出“大悲案”,“童妃案”,“假太子”三大案,来动摇弘光的统治,否定他的合法性,最后更是唆使左良玉东叛,同左良玉一起搞垮了南明朝廷,然后自己投降了满清。
这为外族做嫁衣的功夫,一点儿也不输给李自成。
俗话说,功大莫过于救主、拥立、从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