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眼睛微瞪,手指敲桌,内心略微有些不满。
“能否分享掺杂精度或实验室设备的具体细节?”
李志强微笑道:“小规模尝试而已。具体工艺涉及机密,需更高层面协议。”
魏斯继续敲着桌面:“先生,你不够坦诚。
因为以华国现在的技术实力,是做不到离子注入技术的,我们也尝试过离子注入技术。
它需要需10-200kev的加速器,能量控制误差需要在1kev以下,这样才有可能做到精确调节掺杂深度。
以我对华国的了解,你们的加速器性能能量范围恐怕远达不到这个要求吧?
更不考虑需要高分辨率的质量分析仪,来确保需高精度磁场或电场能够把特定离子给分离掉,去除杂质离子,确保掺杂的纯度。
这两个设备是华国绕不开的鸿沟。”
张梅在疯狂翻自己提前准备的技术词汇,确保能把对方所说的翻译准确。
毕竟对方语气不太好,她不能引发事故,至少事故的原因不能是自己。
李志强则越听越迷糊,因为他真不懂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穆勒诚恳道:“我们理解保密。
但我们希望贵方能够足够坦诚。
东德在精密仪器上有足够基础,若能共享离子注入研发或联合生产,将提升双方实力。”
张梅听到这里,直接回答道:“平等互利的合作我们很感兴趣。”
魏斯语气缓和道:“我相信贵方一定实现了某种技术突破,在当前环境下,这点足够令我们感到钦佩。
我们希望参观实验室,了解设备运行。”
李志强说:“我们会考虑的,需上级批准。”
大山深处的神秘51区,东德代表前来的消息和试图谈判内容当天就以电报的方式传到这里了。
钱院长的办公室把黄昆找来,“黄教授,和你们预判的一样,东德那边上钩了。”
黄昆点头道:“上钩了就好,我们的工业基础太过于孱弱,不和东德合作,在一些关键节点上实在难以有所突破。”
此时的51区在大量方面仍然处于一个追赶阶段,他们唯一的优势就是认知,他们知道前方清晰的方向要怎么走。
“只能说赶上了好时候,全球主要国家空前重视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导致大家都提高了对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重视,听说东德他们还打算用计算机来搭建一套经济指标的管理系统。
只要我们手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来谈。”钱院长说。
作为51区科技领域的实际负责人,钱院长很清楚当前围绕树莓派研发的困境。
重点就体现在高精尖工业体系的薄弱。
此时的51区已经制定下要在便携式计算器和存储芯片这两个方向有所突破的目标了。
前者是因为树莓派自带的科学计算器功能,让他们意识到类似的科学计算器如果能够做成便携式,或者哪怕大一点也会很有市场。
后者则是因为,树莓派那和卡片一样大小的体积,居然能够实现存储海量数据,结合存储芯片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再考虑到硅基的特性,他们几乎能够肯定硅基芯片是能够用来存储的。